李治也惊奇说道:“李郎,真的可以制冰?”
李丰点点头:“嗯,下官马上示范给晋王看!”
接着,他就把倩儿喊过来,让她招呼几个仆人,把邓钧上午送过来的硝石搬过来,再多准备几个盆子和水,他要现场制冰。
……
很快,各种物资都准备好了,众人都凝神屏息,想看看李丰如何制冰。
只见李丰将一个大木盆里面装了半盆水,然后里面再放入一个装满水的铜盆。
他把硝石倒进了大木盆里面,开始搅动,由于硝石的溶解在水中,会吸收热量,因此水温会下降。
很快就达到饱和浓度,天气热,原本的水温在二十六七度,很快,他感觉水温下降了十来度。
他非常欣喜,期待水温继续下降,能够很快结冰。
然而,他等了半天,铜盆的水也没有变成冰,水温不但没有继续下降,而且已经开始回升!
他有些紧张,咦?娘的,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曾经在书上看到给过,宋代火药发明以后,的确是有人用硝石制冰的呀?
这应该与嫦娥奔月不同,不可能是神话吧?
根据自己的化学知识,硝石溶解于水中,的确要吸收热量,使水温降低的!
怎么回事?为何温度只下降十余度后,就再没有变化?
长孙净看见李丰有些紧张,于是过来把手伸进了木盆里面,一试,咦?水是有些凉,不过,距离水还差得远!
于是他露出一丝讥笑:“李大郎,你这距离冰水还差得远呢?是不是大郎忘记往里面加什么东西了?”
旁边,李治及一干人等,纷纷把手伸进木盆和铜盆子里来试,虽然他们感到惊奇,不过,这两个盆子里的水温距离冰水确实差得远!
这时李治说道:“小王看,这事就罢了!”
他认定李丰已经失败了!
李义府一看李丰的神情,也怀疑他没有办法制出冰来!于是赶紧也说道:“大郎,不如就多煮点茶,喝了也可以解渴……”
但是,李丰似乎没有听见,他紧锁眉头思索!不可能!既然书上明确记载宋代的时候有硝石制冰,就应该不会错,肯定是自己的操作哪里出了问题!
他把手伸进铜盆里面试了试水温,感觉水温似乎回升了好几度。
突然,他恍然大悟!
原来关键在这里:硝石制冰,不能一次而成,而是要好几次!
原因很简单,硝石溶液有饱和浓度,他一次吸收的热量有限,不能够直接将水降到冰点!
如果再用铜盆里面的水添加硝石,这里面的水温必定还会下降若干度!
如此反复两三次,或者三四次,必然就可以把水降到冰点!
想到这个原理,他大喜,抬头对晋王李治说道:“晋王稍等,制冰需要两三次,不过很快就好!”
说完,他又让人找来若干大盆小盆,继续开始制冰时验。
弄到第三次的时候,大量硝石倒进木盆里面,终于,木盆里面的水开始结冰,寒冷刺骨!
“晋王、公主请看,再稍等片刻,现在铜盆里面的水可以做冷饮了!”
众人也都看见了部分里面的浮冰,自然也不用再试了!
公主笑道:“大郎,你这也太神奇了,往水里添加的是何物呀!”
“回禀公主,是硝石!”
“硝石?大郎是怎么发现的?”
“偶然间发现的!”
李治也说道:“嗯,大郎果然有奇术,有了这个技术之后,这夏日的冰水怕是就没那么金贵了!”
倩儿反应快,看看铜盆里面的水也开始结冰,于是赶快把水端了去,里面还要添加些饴糖、茶什么的,要做成冰饮料端来给各位品尝!
……
在这炎炎夏日,众人喝着李丰的制成的冰水,感觉无比爽快!一边喝一边议论:
“大郎奇术果然非凡,居然发现硝石可以制冰!”
“是啊,从今往后,夏日就有冰水喝,也没那么贵了!”
“我看,这东西还是有些麻烦,要买那药物添加进水中,还要弄几次才行,算下来也不便宜!”
“再贵也比冰窖里面的便宜多了,那可是一两贯钱一斤,我等如何喝得起?这应该最多几十文……”
“……”
硝石是一种药物,“火药”这个名称就是这么来的,另外一种硝是芒硝,也可以做药,两种东西不大好区分。
(古代中药里面,芒硝与硝石不分,其实二者并不相同,硝石是硝酸钾KNO3,芒硝是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不过二者外形上很相似,在中药里面的药效相近,因此古人多不分。当然,宋代火药产生之后,人们也可以明显区别出来。)
……
李治呆了一会儿,又喝了些冰水,然后就提出告辞。
临别时,李治把李丰叫到一边,小声说道:“李大郎,刚才那鹬蚌相争之事,怎么讲?”
李丰一听,啊?李治也不傻啊?想不到他居然听出来!
于是他一本正经的小声说道:“晋王,如今圣人特别喜欢魏王,不亚于太子,而太子有足疾,心中焦虑不已,时刻担心被王取而代之。
不过,魏王办事浮躁,难当大任,因此下官以为,晋王并非毫无机会。”
“哦?”李治一听,自己还有机会?他立刻来了精神,说道:“李郎以为,小王该怎么做?”
他满是期待的眼神望着李丰!
“晋王,下官以为,晋王只需守德即可,一定要表现出一副无争之像,尽全力侍奉好今上,以静观其变!这就是下官鹬蚌相争之意,如果急于出头,搞不好会弄巧成拙!”
“嗯!李郎此见,正符合小王子本意!李郎,你是第一位认为小王有机会的人,小王记住了!
李郎长于诗词,今后还请李郎多多教诲!有机会,小王将向父亲提出来,让李郎到小王身边来!”
“这……下官多谢君王信任!”他想,要真的能像李义府一样能够到晋王身边,那可就太好了!
李治心中暗想:李丰之言,还真的有几分道理,自己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这李丰机智过人,又极有才华,今后,一定得把此人弄到身边来才行!
李治与李明达回宫,李义府却被李丰留下来晚上继续一起吃饭。
李丰要找他商量事情,此事要李义府帮忙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