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还有一更)
这骆驼听了之后脸上略有几分得意之色,又把脸看着李丰,希望能得到他的评价。
李丰浅浅的尝了一下,便放下了茶,这什么怪味道?太难喝了!
他脸上不自觉的就露出了一丝不喜之色!
邹骆驼一看,不由得眉头一皱,心想:咦?这是怎么回事?
随后他有些奇怪的问道:“李大郎是不习惯喝茶,还是觉得此茶煮得不行?”
李丰一听,淡淡道:“不是,此茶煮得也算不错!然而我只是更喜欢单独煮茶,不喜添加物太多而已!”
邹凤炽道:“哦?鄙人倒要请大郎指点一二!”
李丰道:“不瞒庄主!鄙人以为,这既然是上等的明前蜀茶,似乎就不应是如此煮法!这就好比吃羊肉,你往里面添加一些乱七八糟的鸡、鱼、鳖、虾,这味道就全变了!
此明前蜀茶,的确是茶中之精品,一株茶树生长一年,集天地之精华,才孕育出这一两重不到的茶叶。
既然饮茶,就应该闻其香、尝其味、吸收其精华以提神醒脑、壮精明智。
再比如说饮酒,剑南烧春名满天下,若是把什么菊花酒、松醪酒全都混到一块喝,岂能尝出酒的味道来?
所以,如此这般煮茶法,我以为很值得商榷!当然,各有各的喜好,二位莫怪。”
他话说完,只是一笑,并不把二人看在眼里。
啊?这……
李丰这话一出,二人都很有些吃惊!
尤其是邹凤炽,脸上很是挂不住,脸色通红,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李义府反应很快,他见这个场面尴尬了,于是说道:“李郎之言极是,邹庄主,不如改日请大郎展示一下茶艺,喝喝李大郎亲自煮的茶如何?”
邹凤炽这时候也回过神来,急忙抱拳道:“小人还请大郎多多指点着茶艺之道!”
李丰一听,轻轻道:“也好!改日我让诸位尝一尝极品蜀茶的原味!”
李义府见聊得差不多了,他先给李丰介绍了一下邹凤炽的主要生意:丝绸、酒肆、瓷器。
然后就切入正题谈正事:“邹庄主不是嫌酒肆的生意不大好吗?这位李大郎,有酿酒奇术……”
接着,简单的把李丰白酒的相关情况介绍了一下,当然也提到了用铁锅做菜的事情。
邹凤炽一听,立刻十分惊喜,道:“很好,走,先吃午饭,边吃边谈这件事!”
……
吃饭时,李义府说了些邹骆驼办事大方之类的言语,暗示如果李丰帮忙酿酒,定有重谢。
饭后,他对邹凤炽烈找来的酿酒工匠,详细介绍了控制酒精沸点(78℃)酿制白酒工艺,包括如何用无底大木桶加两口大铁锅制作蒸馏器等。
临别时,邹凤炽自然没有忘了感激,送了李丰一副精致的马鞍,李丰推辞不过,不过接过后就发觉重量极大。
他知道马鞍里面其实还有“秘密”,心想,这邹凤炽果然精明。半路上打开看了看,里面是价值四五百贯的金银!
……
下午没什么事,他就在院子里面四下转了一下,主要是防盗。
因为,自己家里只有两个年少的男主人,四个婢女,他感觉住这么大的院子有些空荡荡的。
还有两条小狗:豹子头和一丈青。不过,这两条狗太小,还不能担负起看家护院的责任。
他想,明天开始,县里面分配的庶仆就会到,自己得安排几个人,帮着在屋里看家护院。
他正想着,忽然,婢女春桃进来禀报道:“大郎,文里正带人求见!”
“备茶,请他们进来!”
“唯!”
所谓的里正,其实就是坊正。唐代城里的“坊”也可以称为“里”,而且在城里面喊里正、里长的人还比较多一些。
……
文里正名叫文昌,四十六岁,很精明的一个人。李丰已经找过他办理自己弟弟入学的事。
他今日还带了两个二十多岁男子人来,二人手里面各提了两只大公鸡。这两个人是他的亲戚,他已经安排这两个人担任李丰的“庶仆”。
前面讲过,里正是普通的胥吏,大致在县级胥吏里面属于中高层,地位也不算太低。
*************************************
唐代官员的勤杂员:
唐代普通官员有防ト、庶仆、执衣、士力等为其服务,但是不属于胥吏与杂职。
唐代官员都要给人服侍,由男丁(执衣为中男,就是即将成丁的人)充当。京官五品以上的称为“防卜”,京官六品以下称为:“庶仆”。
至于给多少个庶仆,要根据官员的品级来。李丰是七品官,给八个人。这些人由官府统一给一个人的口粮。
为州县官员服务的人员称为:白直、执衣,在王府的人是“士力”。
执衣三番上下,也就是一年服役四个月,一月一轮换;其余都是二番上下,一年服役六个月,一月一轮换,免除家里的租税。
这些人可以给钱,不用服役,一年一个人2500文(执衣1000文),给官员个人,当然也可以找人顶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