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窗户是开着的!一切倒是非常周到,李丰想。
说来也巧,正当李丰计划着如何整一整屋里这个男人之时,却忽然听到了屋里传来一阵敲门声:“娘,你怎么又在叫?是生病了吗?”
“?……娘……娘有些头疼,不过没事的,睡一觉就好了,你快睡觉吧!”
“不行!娘,我要看看你!阿耶说了,他走后如果你生病了,要我一定陪着你,你快开门!”
“……好……好!你等着,我穿衣服!”
李丰一看,肯定马上又有人要跳窗户了,还是赶紧躲到一边吧!
想到这里,他拉着李纪,蹑手蹑脚地躲到了后面草丛当中。
刚藏好身子,只见朦胧当中一人从窗户上爬了出来,随后蹑手蹑脚地离开。
“哥,这男人是谁?”李纪低声问道。
“还能有谁?胡里正!”
“啊?是他?我们咋不去用石头砸他,或是装鬼吓吓他?”
“我正有此意,来,我教你怎么做……”他简单对李纪耳语几句,然后就拉着李纪,悄悄跟了上来。
跟踪了七八十米,突然李丰变声尖叫道:“胡彬我儿,为何来偷我周通看上的女人?”
啊?此言一出,那胡里正立刻惊得如同木桩一样一动不动!
周通?鬼?这……
就在他疑惧时,忽然感觉背部被什么打中了!随后左侧又一个尖叫声:“胡彬我儿,你既然偷我周通的女人?”
啊?跑这么快?胡彬更加恐惧,心想:肯定真的是鬼,要不如何有这速度?
他原本就是一个很怕鬼的人,于是他赶紧跪地求饶道:“周兄,我……小人不知道你……上仙还惦记着张三娘,求上仙息怒,小人多多烧些香和纸钱、婢女给上仙……”
李丰一听,暗道,这人平日里就怕鬼的,又与我有仇,今日要好好整你才行!于是立刻又换了一个位置,继续装神弄鬼道:
“哼!胡彬我儿,赶快给我磕七七四十九个响头,然后回去给我烧七七四十九日的高香与纸钱,每日纸钱不少于七斤,对了,还要至少给我烧四个婢女。
还有,这里是我的地盘儿,此村人是我的乡亲,也是你的乡亲,不许你再欺负村里的任何人,否则,我会来索你的命,哈……”
他说完,发出几声毛骨悚然地干笑。
“小人一定照办,一定照办。”胡彬说道。
接着,他赶紧跪地磕头,一、二、三……
等他磕完头,李丰最后说道:“嗯,你磕头还算诚心,还有,你贪污受贿,这可是死罪。
新来的刘县令安排苟法佐正要查你,原本你很快就会来与我作伴。不过,我阿耶62岁了,过河溪不便,你如果想办法在村头铜溪上修一座小木桥,方便我阿耶过河,我便帮你渡过这一关!”
一听这话,胡彬吓得魂飞魄散,赶紧用跪地叩头道:“好说,小人明日就办,请周兄……不上仙一定救救小人,小人还有七十老母在堂,暂时不想来陪上仙……”
“好,我也不怕你不认账,快滚……”
“是!多谢上仙!”
胡彬一听,终于松了一口气,赶紧起身,摸黑赶路。
……
看看他已经走远,兄弟二人重新会合之后,都乐翻了天。李纪说道:“哥,你说的真好,不过,他真的会修桥吗?”
“管他的,今日吓吓他再说,走,回去睡觉,明日还要早起!”
“嗯!”
李丰心中早已经恨死他了,这个胡彬当年还是村正时,一次要强换三叔家的一块好地给他的小舅子,结果被父亲揍了一顿。
为此事,父亲差点吃官司,毕竟村正虽然是最低级的胥吏,不过也不容许他人随意侵犯。
后来还多亏了在临县当助教的大舅托了无数的人,送了很多礼才搞定。(助教:县学的一个老师)
为这事两家就结下了仇,如今他又当上了里正,加上自己父亲又去世,更是奈何他不得。
今日总算抱了一个小仇,他心中无比畅快。
……
回到屋子里面,李丰嘱咐弟弟,万万不可把今日的事情说出去,以免处于被动。
李纪对于他哥的话一直是言听计从的:“哥,你放心,此事我绝对不会对外人说!”
“好!早点睡觉,明日还要早起去查看陷阱。”
“嗯!”
两兄弟睡一个屋子,倒在床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
因为这几日村学放田假,所以兄弟二人有空。唐代的田假有十五天,就是国子监学生也都有此假。
第二日早上,李丰一大早起床,把弟弟叫上,二人到山脚下检查竹笼。
还别说,由于本地很多人对于黄鳝和泥鳅等东西并不是太感冒,几乎没有人下这陷阱,所以这一次收入不少。
六个水田竹笼之中都有数量不等的黄鳝,有几个当中还有泥鳅,虾也不少,还有十几条鲫鱼、小杂鱼。其中一个竹筒里面还爬进来一只三四两大的乌龟。
溪流当中的两只竹笼里面,全部是螃蟹和小杂鱼,而且还有四只石蚌与两只青蛙,另外还有一条小娃娃鱼。
李纪对那一条小娃娃也很感兴趣:“哥,这条鱼真好看,不如拿回去养!”
“养不活的,把它放掉吧!”
“嗯!”
李纪倒是有些恋恋不舍。
收拾完之后,李丰大概估计了一下,泥鳅和黄鳝大概有三斤多,加上石蚌、杂鱼,一共四五斤,足够他们三人吃一顿了。
回到家中,发现母亲正在做饭,二人把劳动成果说了,母亲只是点头微笑,似乎很满意。
……
二人吃了早饭,梳洗完毕,便开始换衣衫,准备走亲戚。
由于今天的亲戚对于李丰很重要,他母亲给他准备了一身新做的长麻布褐衣,这也是大多数不下地的人常穿的衣服,下地干活的人穿短衣为多。
弟弟的衣服是李丰以前穿剩下的,样式虽然差不多,不过非常破旧,看得李丰直摇头,心想,看来得赶紧想办法挣钱,改变生活环境再说。
自己好歹是一个千多年以后的硕士,如果在这大唐盛世当一个贫苦农民,简直侮辱了“硕士”这两个汉字!在如今的大唐,谁的知识有自己广博?
不过这得等今日走完亲戚以后再说。那杨家三女杨月和自己同年,七八岁的时候见过一次,记忆当中倒还长得清秀,后来虽然每年都到他家去,不过一次面也没见着。
他带上两匹早已经准备好的麻布,与弟弟一起,步行赶往准岳父杨真家。
杨真的家已经搬到长乐集,这里也是长乐乡与黄金镇(军镇)、长乐冶监的驻地,长乐乡归属于黄金县,所以军镇叫黄金镇。
这里属于汉中,黄金县归属洋州管辖,之所以叫黄金县,自然是此地盛产黄金。
**************************************
(部分章节后面有补充内容,可略去不看)
唐代乡村管理制度:
这里要解释下里正。原本里正只管一百户人,他上面还有管五百户的乡长,因此里正也算不上多大的一个“官”。
不过后来朝廷因为乡长的权力太大,管的户数太多,就把乡长这个职务撤销了,因为很多县不过才一两千户而已。
如今乡里只有“耆(qi)老”,耆老只管风俗教化,并不管他事。
乡长撤销之后,在乡这一级机构当中,就由五名里正以“乡主”的名义共同办事,文件上五人联署,比如“长乐乡主胡彬、张三、李四”。
村一级也有村正,一般是以自然村落为主,大约管三五十户,如果有村达到一百户,那么村正也同时兼任里正。
这就是唐代大多数时候的乡村管理制度。因此里正实际上行使的部分乡长权力,在乡村中的地位非同小可。
里正主要管户口、治安、督导农业、收税,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收税。
至于村正,目前只负责本村的治安,当然,他们与里正、县里的胥吏关系好,对于土地分配与调整,也有相当程度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