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商讨了大致的方向,也没有时间停下来休息一下,陈凯和郑成功二人便分别登船,告辞而去。

时不我待,正可以用来形容当前的状态。看着郑成功登船离去,陈凯也踏上了栈桥,驻足北望,就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顺带着自嘲了一番,便下令拔锚起航,返回广州。

海上行舟,归途漫漫,这支小舰队渐渐的脱离了猎屿的视线所及,飘扬远去。距离回到政治斗争的第一线,起码还要十来天的时间。而此时,远在目的地的广州那里,郭之奇和连城璧二人也并不在广州城内。

新的一批广州百姓乘船回返,入了城,他们却并没有急于回到那些年曾经居住过的坊巷,而是在带队官吏和城内守军的带领下分成了数队登上城墙。

他们,皆是广州四卫的军户。当年陈凯救援,受到老将军冯耀的感召,四卫受命于陈凯为百姓撤离拖延时间,最终全军覆没于城中。这些四卫的军户家属,在陈凯将他们护送到『潮』州后,他们便在『潮』州和中左所安顿了下来,一连四载,总算是有了一个能够回返家乡的机会,于是在下船后,便由官吏带领着前往他们的父兄子侄们殉国的所在进行拜祭。而这,也是陈凯在离开前就已经与李定国商定好的,自有守城的明军进行必要的配合。

毗邻码头的南城墙上,广州右卫作为守军的最后一道屏障曾经誓死守卫过那里,城墙沦陷的前一刻,右卫世袭达官指挥使马承祖的怒吼声犹在耳。而现在,陈凯也真的履行了他当年的承诺。

“回来了,托陈老大人的福,回来了。”

广州四卫多是从明初起就世镇于此的,就算是那些达官指挥使也多是在此生息百年。卫所,在明朝中后期确是不大为人所瞧得起,甚至到了南明时也有成批成批的卫所直接倒向满清,为满清出丁纳粮,俨然是一副地主做派,全然遗忘了他们作为地方军队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世上的事情从来不能以偏概全,就像是遍地的贪污腐败中也总会冒出几个如海瑞那般的清官廉吏,广州四卫在历史上就是以着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在广州与清军做了做了最后的抵抗,而在陈凯的布勒之下,他们的牺牲也有了更大的价值和回报。

具体哪个卫所军官和士卒阵亡在何处,其实他们也并不太清楚,于是,守军干脆安排了他们在一处祭奠,上了香、烧了些纸钱,一如他们在『潮』州、在中左所时的那般。广州右卫的军户家属们在此处,左卫则在更北面分隔新旧城区的那面城墙上。至于前卫和后卫,则分别置于城西和城东,一如他们这般,无非就是有的尚且还没到了地方罢了。

良久之后,纸钱烧尽,泪水大多也止住了,在带队官吏的带领下,他们又下了城去,奔着正南门那里步行而走。

走在新城区的大街上,两侧的商铺多已经开张了,码头上不断运进运出,也使得这些城南的铺子显得份外的红火,起码只看那些掌柜的、账房先生以及小工们忙忙碌碌,不得丝毫停歇的身影,便可见得一些端倪。

当年的营救,广州新城区是最先开始组织撤离的,这里比旧城区的人员损失要小上很多。经过了这段时间的重归故土运动,成批成批的百姓从『潮』州、从中左所、从上下川岛、乃至是从广州城的周边地区不断的返回。他们得到了曾经的房屋、店铺,也经营起了曾经做过的那些营生,新城区开始迅速的变得满满登登了起来,热闹非常,恍惚间竟有了几分当年的气象。

宛如时空交错般的错愕呈现在他们的面庞上,这一切,直到通过了城门,进入到新城区,现实就又重新打了回来。

双门底下街,广州城曾经几乎是最繁华的大街上,店铺零零散散的开着,铺子内外,倒也很有些百姓在忙碌着,但是比起曾经的繁花似锦,却显然是连『毛』都沾不上的。这份差距,其实也并没有多么巨大,只缘是今夕对比,尤其是刚刚从那城南的新城区通过,期间的差异便在内心里无限放大。

城内的卫所兵多是聚居的,达官指挥使各部居住于竹筒营等处,汉人的卫所则分别居于其他地方。大队的卫所军户渐渐的分流开来,重新融入到这城池之内,倒是他们的营生,却还要等陈凯回来之后再行与李定国商议。

广州城内的人口日渐增多,不过,这种恢复也是存在着限度的,比如『潮』州和中左所那边寄居的百姓却已经快要运送完毕了,再比如河南岛那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甄别,上岛的百姓人数已经度过了峰值,正在持续『性』的下降。估计用不了多久能够回来的百姓就会回来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零散的就可以交给府县衙门去负责了。

流落城外的百姓开始重新填补城内的真空,于城外,春耕的时节早已到来,各县的官府都在鼓励和组织百姓进行春耕生产。去岁,广东的战局大致抵定,百姓们摆脱了平南、靖南两藩和清廷官府的压迫,重着汉家衣冠,于正月里便是喜庆非常。

这几个月,农忙早已开始。于『潮』州、惠州、琼州以及广东东部的诸县,基本上还是一如平日里那般,百姓根据农时正常的犁地、育种、下种,按部就班的浇水、除虫。最多也就是惠州那边,由于战事迁延到了二月,民间部分地区因此有了一些拖延或是干扰,可能会因此而影响到一些收成。

“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春天多锄一遍,秋天多打一面。”

“春来多捉一个蛾,秋后多收谷一箩。”

根据这几千年的农业生产经验,中国的老百姓们早已总结出了太多关于农业的知识,并且通过谚语、民歌等诸多形式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一如粤东,粤西地面儿上传唱着同样的歌谣。但是,比之去岁受到战争影响较小的那些地区,粤西可谓是遭受兵灾的重灾区,去年的夏种秋收很多地方因为『乱』兵横行而荒废了,百姓们吃着野菜、树皮、草根度日者大有人在。甚至,这般都算是好的,若是吃了观音土,多半也就看不到今年了。

各县官府还在竭力组织春耕,这些府县的仓储大多是在去年的征战中用光了,只能靠着从广州城里的缴获以及那些新近收复的府县仓储来不断调用。为此,连城璧早早的就开始了这项工作,并且在陈凯离开后便急急忙忙的出了广州城,赶到肇庆府城那里坐镇,甚至是亲自下到各县去督促生产。

忙碌,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为了尽快的多走上一个县,熬夜赶路也是常有的事情。连城璧身体力行,粤西的那些文官们自然也不敢轻忽,一个个的也无不是忙得脚不沾地,眼巴巴的指望着夏收的时候能够出些成绩来。

已经将两广总督做成了粤西屯田道,并且很有些乐此不疲。连城璧如斯,郭之奇那边也没有闲着,先是在广州的各部明军那里走了一遭,随后有赶去了佛山,视察在当下对于他们同样重要的武器生产。

佛山,此地并没有铁矿资源,但却是广东最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此间使用的原材料,来源于粤北、粤西的山脉,乃是在原产地进行过粗加工的粗铁,通过西江、北江的水道运抵佛山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而加工所需的燃料,此间也没有煤矿,而是凭着烧制木炭来完成的。于明清时,并非后世的工业化大生产,木炭也勉强可以胜任。

这里放在后世并不是理想的钢铁冶炼基地,但是在这个时代,凭着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却是足够了的。

郭之奇抵达此处时,此间的冶铁生产还在恢复之中。说起来,去年的战事对于此处的波及其实算不得有多大,真正规模稍大的战斗只进行了一场,而且还是优势明军针对一支溃兵的半渡而击,于本地的破坏其实算不得多大。但是,平南、靖南两藩被连根拔起,他们曾经深入渗透的佛山冶铁业不可避免的就出现了一定的混『乱』,再加上陈凯的重归故土政策,大量寄居佛山的广州百姓纷纷选择了还乡,相关产业的人力资源瞬间崩塌,也持续『性』的加深了此间的『乱』象。

乘着马车抵达,“孤村铸炼”的盛景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了。原本记忆中那此起彼伏的打铁声变得稀稀疏疏,当年感受过的热浪袭人,似乎也感受不到了,总觉得此间有一份冷冷清清的,让人很是不习惯,或者说是让人很不舒服。

郭之奇疑窦丛生,下了马车后就更是如此了。前来迎接的官吏见得督师大学士如此颜『色』,亦是满头的大汗,连忙凑上前去解释起来,唯恐说得完了这责任就落到身上了。

“禀告督师老大人,最近这些时日,各大冶铁工坊的粗铁库存都用光了,有限炼出来的精铁也都在打制兵器,只是已经后继无力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首的官员虽未明言,但郭之奇却还是听得个明明白白的,也很清楚真的是出了这等问题,那么其根源究竟在何处。

“罗定州那边的粗铁还没运到吗?”

《两广盐法志》记载:“盖天下之铁莫良于广东,而广铁之精莫过于罗定,其铁光润而柔,可拨为线。然其铸而成器也,又莫善于佛山,故广州、南雄、惠州、罗定、连州、怀集之铁,均输于佛山云。”

铁莫良于广东,这话确是有些夸张了,至少在明朝的时候,闽铁的江湖地位一点儿也不比广铁差,甚至更负盛名。不过,如其记述那般,佛山的粗铁最多的源头还是在罗定州,其次的是广州府北部以及南雄这些粤北地区,至于惠州则只是补充而已。

如今,南雄府、韶州府皆在清军控制之下,清军自然不会放任这等战略资源随便外流,尤其是明军刚刚收复广州,声势正盛的情况下;广州府北部是战线前沿,铁矿开采和粗铁冶炼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亦是不必提及;而惠州府那边,尤其是莲花山脉一带的产能,这些都是优先供给『潮』州的;而仅剩下的,也是最主要的罗定州,那地方确实是在粤西明军手里,韦应登和叶标两部明军镇守当地,近来也没有听说受到了清军进攻。

“下官已经派人去向韦帅和叶帅请求增加人手采矿了,但是韦帅他们的回书上说前年虏师重夺罗定州,在那里就大开了杀戒。到了去年,西宁王殿下再度出兵,鞑子又开始坚壁清野,组织当地百姓撤离。现在的罗定州人口损失很大,铁矿开采就显得力有不足了。”

不得不说,这是现实问题,明清两军在粤西大地上你争我夺,对于当地百姓的侵扰是最显而易见的。就像是前几年清军几次进攻『潮』州府,无论是陈凯用事之前,还是之后,百姓的人口损失是最不可避免的,比如耿继茂两征陆丰,海陆丰的百姓就多有被拉去填壕的……

罗定州在这时代本就算不得富庶所在,多是以农业和铁矿开采业为主。现在粤西普遍『性』的粮荒,即便是手里有闲人,也是优先要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去。毕竟,铁这东西是当不得饭的,人总要吃饱了饭,起码确保了不至饿死才能去干别的。

“此事,老夫会修书一封与韦帅和叶帅,让他们尽量抽出些人力来开采铁矿。另外,阳江、清远、连州等地的粗铁你也要抓紧去催。”

“下官明白,下官明白。”话,官员立刻就应了下来,先把态度摆正了再说。但是接下来他便继续把问题讲了出来:“阳江那边,据说李帅都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记住本站网址, ”,就能进入本站)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晋击天下综影:我的狼军横行无忌图清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大唐的旗帜贞观俗人仙界大爆料特战荣耀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盛京小仵作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关东往事帝将书对话历史:我听众生疾苦,摆渡人间!北魏遗史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盛明皇师三国:白毦陈到三国之谋伐科举吾有青云志贞观清闲人言商天下三国之龙战八方铁血特战队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我的崩坏萌妹旅团我的父亲是曹操燕云志唐朝那些事幽默化三国演义盛世嫡妃(木兰听雨)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王朝的腐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三国:越世霸主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唐朝工科生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大明从慎重开始九州恃风雷大明国师是个花和尚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南宋出圈记抗日之铁血军工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盛宠医妃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小神禹月初揣着空间好修闲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