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陈凯已经得到了消息,说是周瑞和洪旭的舰队也已经如约赶到,甚至就连他从澳门那里租来的十条大海船也都跟着洪旭一起过来了,唯独可惜的是其中没有什么盖伦船,其中九艘是“国产的戎克船”,只有一艘是欧洲的武装商船,但个头确实不小。

此时此刻,这些海船还在抓紧一切时间将河南岛上的百姓装船起运,不过似乎也有些百姓在上岛之后便自行设法逃离了,而不是等待陈凯组织的船队进行转运。

“不管这些,逃出去了就有活下去的希望,强扭的瓜不甜。”

人流还在滚滚向南,码头那边也在竭尽全力的运载。这样的转移工作,陈凯也不知道到底已经过去了多少人,城内还有多少人,这些都是根本没办法计数的。甚至就连第一批离开的军户,他也只知道个大概的数字,具体的同样是一无所知。

但是,苦心造诣的挤出了两个多时辰的时间,已经可以说是极限了,但是这点儿时间,却还是远远不够。此时此刻,大量的百姓聚集于旧城南城墙外,缓缓的进入新城。而在他们的背后,更有李元泰、李建捷、张月等人的部队准备从此处逃离广州。

城下,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鞑子来了”,城下当即便是一片大乱,百姓们无论男女老幼,都像是疯了一般往城内涌。

正南门如此,其他各门也好不到哪去。陈凯干脆下达了命令,让归德、正南、文明和小南四门的官吏不必再去管什么秩序和包裹,抓紧一切时间让百姓进到新城。有什么事情,进了城再说。

陈凯也没有组织过这样规模的人员转移,哪怕是早早就做好了计划,反复的修改和筹划,可是真到了展开行动的时候,却还是在很多地方会出现一些稍显不足之处。这些经验会积累下来,但是现在却需要尽可能快的让百姓通过这片区域。

百姓们在蜂拥冲过城门,有城墙就算是有了一道屏蔽,起码在心理上会稍加安定一些。正南门左近的人潮汹涌越演越烈,伴随着张月和李建捷的部队抵近人群后方,这样的情况就更显剧烈。

“走,咱们下去去招呼一下张侯爷和李伯爷去。”

这一次,陈凯叫上了羽凤麒。下了城,带着一众护卫便来到了城门左近。等候片刻,张月和李建捷已经带着亲兵、家丁们冲过了城门。可是双方一见了面,当即便是剑拔弩张,将整个正南门都堵了一个水泄不通。

………………

天光大亮,正南门的对峙尚在持续之中,广州城的西南角,尚可喜和耿继茂的大旗则已经进入了豁口。

西城墙左近的坊巷,明军广州前卫以及范承恩所部的抵抗被迅速扑灭,广州前卫世袭指挥使施辉然阵亡,阳春伯范承恩力战被俘。(注)

施辉然的尸首和被捆得结结实实的范承恩被清军抬了过来,施辉然已经没办法再睁开眼睛了,但是范承恩一眼扫过,尚可喜在认认真真的听着报告,耿继茂则颇为倨傲的端坐在那里,扫视着伏在他身前不远处的一众已经自行把头发剃了,一个个露出了脑后金钱鼠尾的明军军官。

“姓宋的,我操你姥姥!”

眼见着作为援兵入城的宋裕昆等将降了清军,范承恩当即便是怒骂出口。奈何到了这个份上,他能做的就只剩下了这等无谓的唾弃,其他的已经再改变不了什么了。

“禀告王爷,据罪将所知,逆贼郑赐姓派来的伪漳州府知府陈凯和伪辅明侯林察的舰队就在广州城南的码头驻扎,那姓陈的近来在与逆贼杜永和做生意,听说很快就会有一批不下十万两白银的货物送来交讫。”

宋裕昆等人降了清军,为保性命,也为了能在清廷这般站稳脚跟,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十万两白银,这个数字当即便引起了尚可喜和耿继茂二人的注意。尤其是前者,当年在东江镇的时候作为广鹿岛副将,就很是深入的参与到了辽海贸易之中。对于海贸利润的了解程度,在清廷之内,若说他只排名第二的话,那么就再没有人能配得上第一的名号了。

此时此刻,宋裕昆等人忙不迭的将他们所知的一切娓娓道来,从陈凯初到广州,以梁标相的首级为见面礼,获取了杜永和等将的信任,从而将买卖谈了下来。随后一次又一次的将货物送来,甚至就连具体都有什么货物,几个降将你一言我一语的也说了个七七八八。到了最后,陈凯留在广州等待后续那批大买卖的到来,更是连最详细的时日都说与了尚耿二人。

“伯父,看来那批价值十万两白银的货,咱们是没机会了。”

耿继茂如是说来,却不显丝毫遗憾。说来,这海贸一事,他是知之甚少,远远没办法和尚可喜相比。再者说了,这广州屠城,他不必亲自出手,麾下将士们上供来的银子也将会是以百万两为单位记述,区区十万两银子,又何足道哉。

然而,听到这话,尚可喜的愁眉却依旧不展,直到片刻之后,竟流露出了惺惺相惜的神色。只不过,这份神色对的却并不是耿继茂。

“根本就没有什么十万两白银的货物,早前的那些货,不过是姓陈的用来吊着杜永和,好给他在广州停泊的借口罢了。他从一开始就告诉了杜永和,他要的是人,只可惜杜永和猪油蒙了心,光看着那些银子和武器了,现在该是给人家做嫁衣裳的时候了。”

说到此处,尚可喜竟站了起来,拊掌而赞道:“贤侄,老夫好多年没有见过敢如此胆大包天的人物了。尤其是在明军之中,上一次,大概还是当年在东江的时候,毛大帅浮海三千里远征辽东,还是那些年,毛大帅带着令尊、带着定南王、带着吾、带着陈继盛、张盘、毛承禄、沈世魁、张攀、陈忠,带着几十万辽东汉人一次次的往朝廷的铁骑上撞……”

东江镇的岁月,是尚可喜一生无法磨灭的记忆。毛文龙,在那时曾是反攻辽东的象征和希望,他带着辽东汉人,还有那些不愿屈服于八旗的女真人一次次的攻入辽东腹地,就好像是撕破黑暗的光一样的存在,甚至就连他的父亲尚学礼就是作为东江镇的军官战死在了辽东前线,才有了他的世袭军职。

但是,毛文龙死了,死在了明廷的手里,督师擅斩节将,皇帝也不肯为他们说话,反倒是给那个最终落个千刀万剐的狗官背书,东江镇的人心正因为这般才会分崩离析,最后出了他、耿仲明、孔有德以及沈志祥这样的狗汉奸,把那些浴血奋战直至殉国的东江镇袍泽的脸都败了精光。

不过,既然已经跟了清廷,尚可喜也没有想过再反正回去。此时此刻,仿佛是遇上了配得上与他交锋的对手了一般,在大帐内兴奋的走了几圈,尚可喜当即便下达了命令。

“让郭虎、先启玉和高进库带人扑城南,既然那个姓陈的小子想要火中取栗,本王爷就偏偏要当着他的面把这广州城里的人都杀个精光!”

注:《清世祖实录》载:“乙丑平南王尚可喜等疏报,官兵攻克广州省城,斩贼六千余级,溺水者无算。阵擒贼将范承恩等,俘获甚众,肇庆府贼将宋裕昆等率部投降。”可见在尚可喜给清廷的奏折里,范承恩是战俘,与宋裕昆有着明显区别。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风流大宋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