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爱卿,如果没有异议,那么有关朝廷重发五铢钱一事就按照商议的结果确定下来发旨施行了。朕决定由黄门侍郎秦朗兼任铸币监监正,铸币监联合大司农、尚书省的户部执行朝廷钱币发行总体事宜。”
被曹叡提到的有关人员走出队列,伏身称诺。
“然后由御史台设置御史专门负责监督此事的执行。”
曹叡看向御史中丞徐庶,下旨让御史台的御史们要对这些部门做好监督工作。
当曹叡得知徐庶不仅没像历史上那样进入曹营后一言不发,反而还在曹魏代汉过程中的劝进表上署了自己的名字,并一直担任御史中丞后,也是大跌眼镜。
真实的历史总是会被有意或无意的掩盖,最终留下了人民喜闻乐道的那一面。
今日的早朝其实并不是很顺利,当曹叡提出朝廷准备重新发行货币的时候,遭到了以董昭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理由无他,都是现在的百姓都已经适应了粮帛交易,此时再重新发行五铢钱,必定会引起社会动乱。
不过这次曹叡发行五铢钱的决心很大,除了之前说的那些理由,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曹叡考虑到随着时间的发展,魏国的士族将逐渐变成了世族,贫富差距急剧扩大,世族手里掌握了更多的土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与布帛。
如果大魏的百姓继续使用粮帛作为社会日常交易的货币等价物,那么世族则会依靠手中海量的粮食布帛来吸取社会的财富,进一步扩大社会贫富差距,从而破坏整个魏国的经济发展。
只有朝廷将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货币由粮帛变成金钱或五铢钱之后,再有朝廷掌控金铜货币的发行与流通,这样才可以尽量减小世族对整个国家和社会财产的侵吞。
这样等解决吴蜀两国之后,当他回头要处理对付世族的时候,也不会面对太大的阻力。
在曹叡的认知里,实行一项制度短时间内是很难看到效果的,但是不能因为短时间没有效果就不实行,尤其是关系到国家的长久发展。
曹叡知道今天发布了重新发布货币的旨意,正真正走向正轨,开始往社会层面投放货币,这里面的工程之浩大,任务之繁琐,将难以想象。而且曹叡还想到一点,那就是朝廷里对财政事务了解的人太少了,人才的缺乏也会导致这项任务的进展严重变慢。
因此,曹叡继续说道:“朕刚才又想到,这次重发货币之事任务颇为紧张,若是人手不足,那也会严重影响此事的进展,因而解决办事人员缺乏的问题,也迫在眉睫。不知诸公是否有好的建议呢?”
殿内众臣对皇帝提出的这个问题深以为然,这时吏部尚书卫臻起身达到:“陛下,不知朝廷所需要的人员都要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曹叡回道:“朕深以为货币之策事关百姓经济,要对地方的经济情况有所了解,同时还需对算学一道颇为精通。”
卫臻作为皇帝即位前的良师密友,知道皇帝这次发行货币是真的为了百姓,而不是像前两次发行货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筹集军资。
他也怕再有朝臣借机出来劝谏皇帝放弃发行五铢钱,听到皇帝的询问便直接应答。
“回禀陛下,臣认为地方官吏中有一职位比较符合陛下的要求。”
“卫公请说!”
“禀陛下,那就是各州郡的上计掾。上计掾作为佐理州郡上计事务的官吏,主要工作就是负责统计所辖区域的户籍、钱赋、仓储、田地等工作。因辖区多位一州或一郡,所计算的数量将会极大,那就需要上计掾有较强的算学能力。陛下可以提拔年评价为“最”的上计掾来参与到这项任务中,这样可以缓解人员的不足。”
“卫公果然是老城谋国,明于事理,所推荐的人员非常合适,我也觉得可以实行。”
曹叡对于卫臻对荐的人员非常满意,变直接安排道:“那么吏部和户部可以直接对接一下,对于那些评价极好,品行端正的上计掾给予提拔录用!”
为什么会说让吏部和户部对接呢?曹叡也是考虑到户部经常和上计掾打交道,对这些人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表现更加的熟悉,然后吏部根据对这些上计掾在进行技能和品性进行考核,然后再根据结果进行选拨录用。
卫臻和司马孚起身回道:“诺。”
“不过朕认为卫公的提议只可以解一时的急,不能成长久之计,毕竟上计掾作为地方的官吏其职责也颇为重要,若老是从地方抽取人员,也难免会对地方的工作产生影响。因此朕认为朝廷需要建立起算学人员的培养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为朝廷实行货币发行任务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员。”
卫臻听到也是服叹不如,自己的方法虽然可以解一时之忧,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卫臻继续问道:“那请问陛下该如何去培养算学人才呢?在哪里培养?”
曹叡继续说道:“”朕决定在太学设置算学一科,从各地选拔擅长算学的人才担任教习,专门培养朝廷所需的人才。
前来太学学习算学的学子无论出身,朝廷都将一视同仁,算学合格者可以在铸币监、大司农、户部等部门等担任计吏,表现优异者也可以担任部分官职,甚至也可以担任地方的上计掾。”
曹叡此言一出,朝堂内议论纷纷,有的大臣敏锐的觉察到这似乎破坏了朝廷选人的制度。
不少大臣看向前侧的三公,希望他们对皇帝的这一危险发言有所反应,最好可以制止这种方式。
司徒王朗也感到了不妙,他的司徒府对目前朝廷选拔官员依旧掌握着极大的权力,皇帝采用这种方式越过司徒任命官员确实违背了朝廷的选拔任用官员的制度。
但是他又想到皇帝只是说这些算学出身的人员只能担任低级的官吏,这让他又放松了警惕,抓大头放小头,不能啥都赚着不放。一想到这,王朗也没有出言反对。
而华歆与陈群二人也没有反应,看来也是赞同了皇帝的提议。
众臣见状,只好偃旗息鼓,没有人愿意做出头鸟。
这件事也算是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