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圣上居然一次性就要募兵27万人!

当真大手笔,可是这得花多少银子?

朱慈烺也是不无担心的说:“父皇,募兵27万会不会太多?按一个募兵支月饷2两来计算,27万募兵那便是54万两哪。”

“一个月54万两,一年那便是648万两。”

说此一顿,朱慈烺又道:“这只是算的坐饷,遇到大战持续经年需发放战饷,一年更是要花掉两千万,这也太多了。”

只一年就要花掉两千万两饷银。

大明朝就是有金山银山也是扛不住哪。

总不能回回都拿北方的官田来充抵饷银吧?

“其实也用不了那么多。”崇祯却摆摆手说,“以前的关宁军是让朝廷惯坏了,今后不能再按这个标准。”

“关宁军确实是让朝廷惯坏了。”

听到这话,黄得功、左梦庚还有金声桓等深以为然。

甚至于就连郑芝龙、郑鸿逵等对于此也是有所耳闻。

万历以来,关宁军闹饷也不是一回两回,换成别的边镇,早不知道被镇压多少回,可是关宁军却愣是没什么事。

崇祯又道:“但其实,真正被朝廷惯坏了的只有祖大寿、吴三桂等关宁军的武将以及他们的亲信家丁,关宁军的普通士卒其实拿不到那么多的饷银。”

听到这话,除了黄得功之外,其余的边镇武将都是低下头。

因为克扣军饷只是常规操作,有几个边镇武将不克扣饷银的?

崇祯说道:“朝廷给关宁军额定的标准是月饷1两再加1石米,但是发到普通士卒手里却只剩下两钱银子不到加三斗米。”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辽西地窄民稠,物价腾贵。”

“所以光靠这点饷银,辽镇士卒根本养活不了家人。”

说此一顿,崇祯又切齿说道:“可恨祖宽、祖大乐等辽镇武将,不想着将克扣的饷银和禄米发放下去,反而纵容辽镇的士卒于路抢劫,以致边军纪律崩坏,这才有了贼过如梳、兵过如剃的说法,边军所过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

黄得功、郑芝龙兄弟闻言不禁又是一声长叹。

金声桓、马化豹、王遵坦等武将则是更加羞愧。

因为当年他们也是这么干的,甚至比关宁军更狠。

崇祯又接着说道:“但是好在,今后不会再有这种事。”

“现在各镇军饷皆由钦差发放,而不必经由武将之手,今后甚至要给每个将士在大明皇家银号开设一个户头,然后直接将饷银发放到他们的户头,这样就连钦差都不用再过手,也就彻底杜绝了贪墨克扣军饷的途径。”

“所以,养一个兵根本不用像之前那么多银子。”

“今后凡是募兵,饷银标准就按万历朝的浙兵,月给饷1两5钱。”

“而且不会再有行饷以及战饷,就这一个标准,但是杀死了建奴、降军或建奴包衣,赏银标准还跟之前一样,真奴五十两,其余皆为十两。”

顿了顿,又说道:“所以既便27万募兵,月给饷也不过40万5千,朕还是给得起,至于说赏银么,只要将士能在战场上斩杀建奴,朕就是砸锅卖铁也定要把赏金兑付给他们,而且绝对不会短少一厘。”

饷银在军费开支当中的占比是一定要降下来的。

像之前徐州那样,饷银开支占到军费开支大半,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军费开支的大宗,只能是也必须得是武器装备,最多跟饷银五五开。

崇祯自己设定的军费支出总额是每年一千万两,那么27万募兵的饷银开支大约占到了军费开支的五成左右,这就没问题。

这样就剩下五成左右的军费用来购买武器装备。

每年五百万两左右的装备支出,足可以武装起一支27万人的大军。

崇祯也不是没有想过投入更多,一下子招募更多募兵,比如50万。

要说银子,内务府的存银很充足,除了皇家银号账上的四千多万,很快又要以开封府的一千两百万亩耕地作抵发债六千万两。

所以就算是军费翻倍到两千万两,也能撑几年。

但是崇祯觉得,还是要精打细算,要留有余地。

毕竟大明朝的债券市场还没成熟,后面几年未必能借到钱。

这样的话前面几年银子花得太勐,然后到后面没钱了,那就完犊子了。

不是有句话说的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每年大笔开支习惯了,再想回到之前的苦日子那就很难适应了。

何况内务府现在也要大笔用银子。

别的不说,徐州镇台的15万镇兵、归德镇台的20万镇兵以及迁移到开封府的100多万移民的安置及养活就需要一大笔的银子。

因为一场徐州大战把农时都耽搁掉。

建奴退兵之后,镇兵和移民就只能补种冬小麦。

所以在明年夏季冬小麦成熟之前,就得朝廷拿粮养活。

险此之外,给这些镇兵以及百姓提供种子农具及耕牛,都需要银子。

当然,种子农具还有耕牛不白给,等明年夏天镇兵和移民打下粮食,就要开始偿还种子农具和耕牛钱,顶多可以分多年还清。

总而言之,花钱还是要量入为出。

眼下内务府的盈利能力还是太弱,所以必须得省着花。

等到江南的手工业蓬勃发展起来,民间的七亿两存银完全流动起来,继而产生三倍、五倍甚至于七倍的货币乘数效应,那时候就可以敞开了花钱。

至于眼下,就还是省着点,先募兵六百个总27万新兵。

27万人是不多,但是等编练成军,各种武器装备到位,再加上徐州镇台以及归德镇台的35万民兵,自保是绝对不成问题了。

……

从南京到山阴,足足有六百多里地。

但是徐应伟只用了不到五天就走完,等到第六天傍晚时,徐应伟甚至于已经赶到了姥东老家,一个座落在天姥山东麓的大村子。

什么叫归心似箭,这就叫归心似箭。

这天太阳快落下,徐士益收了农具,准备归家。

徐士益是姥东徐氏的族长,家里也有几十亩地,甚至于还雇了长工,但农忙季节他还是会跟着长工一块下地。

今年整个姥东山区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地里庄稼大多枯死。

徐士益带着两个长工天不亮就起来挑水浇庄稼,可还是顶不住这炎炎烈日,眼看着田里的水稻以及地里的大豆一片片枯死,别提有多难受。

“唉,看来今年将是个大灾年。”徐士益忧心忡忡的道。

“是啊,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哩。”长工乌牛瓮声瓮气的道。

看着乌牛壮硕的背影,徐士益欲言又止,心说这乌牛磅大腰圆,是个好庄稼把式,也很舍得卖力气,一个人就几乎能顶得上一头牛。

但是有一点不美,就是饭量实在大得吓人。

往常年景好的时候,徐士益不介意养着乌牛。

但是今年这个年景,就实在养不起这头乌牛了。

但是一时之间,徐士益又不知道该怎么开这个口。

“士益公,士益公!”就在这时候,一个童子飞奔而来。

“小癫子?”徐士益的思路被打断,当即没好气的训斥道,“疯疯癫癫的干吗呢?你的羊呢?羊要是被被狼给叨走了,回家你爹能把你打死。”

“士益公,秀才公回来了。”童子跑得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秀才公?你说我家老大?尽胡说。”徐士益没好气的道,“我家老大跟着圣上正在徐州打仗,哪能这么快回姥东老家。”

山区闭塞,都过去几个月,居然还不知道徐州大捷。

“士益公,真的是秀才公。”童子赌咒发誓道,“小子在山头上看得真真的,秀才公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已经过了南坑,很快就要到村口了。”

话音刚落,前方山口便传来了嗒嗒嗒嗒的马蹄声响。

定睛看时,只见一个身穿襕衫的士子已经骑着一匹骏马从弹石路飞驰而来。

“士益公你快看,秀才公!”童子指着弹石路上飞驰而来的骏马,连声叫道。

“老爷,好像真是大公子!”乌牛揉揉眼睛,也是难以置信的道,“老爷老爷,真的是大公子回来了,是大公子回来了!”

“真是,真是我儿回来了。”徐士益不禁也湿了眼眶。

看到儿子安全返乡,徐士益悬着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

姥东徐氏祖上也曾经阔过,但是这几百年就出了这么一个秀才公。

这次总算是没有折在徐州,总算是活着回到姥东故里,而且看样子还是衣锦还乡,要不然哪来的这匹高头大马?

不用说,来的就是徐应伟。

隔着还有几十步远,徐应伟就看到了徐士益。

徐应伟很快滚鞍下马,急走几步来到徐士益的跟前又跪倒在地上:“父亲大人在上,请受孩儿一拜。”

“起来,回来了就好。”

这时候,徐士益早已经收起了情绪。

儒家讲究远子而近孙,对儿子严苛对孙子亲近。

徐士益对徐应伟也是一贯极为严厉,不苟言笑。

徐应伟却恭恭敬敬的给父亲叩了头,才敢起身。

旁边的乌牛已经牵过徐应伟的坐骑,连声赞道:“好牲口,竟然跟俺的肩膀一般高,力气估计不小,犁十亩地应该是不成问题。”

“乌牛,胡说什么呢。”徐应伟笑道,“那是战马。”

“战马?”徐士益道,“这是朝廷配给你们士子营的战马?”

“不是,是朝廷配给骑兵营的战马。”徐应伟道,“儿子从骑兵营借的。”

徐士益的眸子深处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失望之色,原来只是借的战马,并不是朝廷赏赐给他儿子的,看来儿子混得也不怎么样。

当下徐士益又问儿子:“徐州的大仗打得怎么样了?”

“打赢了。”徐应伟道,“建奴死了差不多两万人,黄淮防线也守住了。”

“守住了黄淮防线就好。”徐士益轻叹一声又说道,“这样至少能够保住江南半壁,至少还能有一百年的太平日子过。”

稍稍一顿,徐士益又问:“那你这次回家来是省亲?”

徐应伟道:“儿子这次回来既是省亲,也是为了募兵。”

“募兵?你要在姥东募兵?”徐士益闻言顿时眼前一亮。

今年整个姥东都遭了大旱,正不知道怎么渡过眼前这道难关呢。

现在好了,要是能够募兵,则姥东不仅能少几十张嘴吃饭,而且还有银子能拿,这样就不用饿死人了,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结果。

徐应伟道:“是的,儿子奉皇命要在姥东募兵至少三个哨。”

“三个哨?”徐士益闻言更加的高兴,“募兵二百七十人?”

徐应伟道:“是的,只是姥东就要募兵270人,整个江南更是要募兵27万人,当今圣上是个有为之主,绝不会安于保守江南半壁,早晚有一天圣上会带着我们北伐幽燕,驱逐建奴并且光复京师。”

“小癫子。”徐士益便对那个童子说道,“你腿快,赶紧去各个村子,让各村的甲长、里长还有族老连夜来大祠堂开会,就说有大事。”

童子有些为难的道:“族长,那俺家的羊可怎么办?”

“我会让乌牛替你赶回羊圈。”徐士益大手一挥说道。

“好嘞。”童子闻言顿时大喜,当即飞也似的通报去了。

“父亲,儿子来吧。”徐应伟从徐士益手中接过水桶担子。

徐士益也没有矫情,一边让另一个长工牵了战马一边问道:“有贞,这次奉诏勤王,你见着当今圣上了吗?他长什么样哪?”

到底是乡下人,好奇皇帝长啥样。

徐应伟笑着说:“儿子何止是见着了圣上,很长一段时间内儿子跟着圣上同吃同住,连圣上有多少根胡子,儿子差不多都快要数清楚。”

“此话当真?”徐士益目泛奇光,“这么说,圣上很器重你?”

“算是吧。”徐应伟微微一笑又道,“蒙圣上不弃,儿子现在忝为兵科都给事中一职。”

“兵科都给事中?”徐士益顿时兴奋得不行,甚至连老父亲的矜持都顾不上,急道,“正七品的兵科都给事中?跟县尊老爷同属一个品级?”

“县太爷?”徐应伟闻言只是笑笑。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风流大宋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