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袁术现身
泰山郡。南武阳。西城。
“唏律律……”
“杀,杀,杀……”
南武阳西城外,刀枪林立,人喊马嘶,杀气腾腾。
三万大军、六万只嗜血的眸子盯着毫不设防的洞开城门,跃跃欲试。
“叮叮咚咚……”
相比于城下,城头显得空荡、寂静,只剩下陶应与蔡琰。
陶应端坐抚琴,蔡琰红袖添香。
“故技重施,你不怕被对方看穿?”
恬静文雅的蔡琰近距离注视着再次豪赌的陶应,不知为何,身处金戈铁马漩涡,她心中竟一丝的恐惧也没有。
“你若不留下,城外的黑胖子就更不会看穿!”
闭目抚琴的陶应,淡淡地回了蔡琰一句,话音中透着浓浓的嫌弃。
陶应劝走了丁氏、卞氏,蔡琰却一定要留下,说是弹琴之人身边要有一个添酒的侍女,不然骗人会穿帮。
其实陶应很清楚蔡琰想什么,除了近距离“偷曲”,就是想与他独处,平日里蔡琰没有机会,除了本身的矜持,她争不过三个大龄妇。
“你也怕死?”
蔡琰娥眉一抖,微带调侃地轻轻一问,声音如涓涓泉水般美妙,沁人心扉。
不过,此时蔡琰的心情却异常复杂,她没想到,无论是在南城羊氏,还是在鲁县,多少人欲接近她而不得,却被陶应两次三番嫌弃。
“当然怕!”
似乎被蔡琰撩拨地再也装不下去,破防的陶应睁目侧首,一抖宽大的袖袍,斜睨小女生,露出一副痛心疾首的神情。
“拜过堂的三个如花似玉媳妇还未入洞房,你这只丑小鸭还没被纳进门,你说我怕不怕死?”
陶应的陡然爆发,让蔡琰的呼吸为之一滞,几乎不敢大口的喘气;陶应身上微微散发的酒香气息,令蔡琰的脑袋一片空白,四目相对,久久无语。
在蔡琰的视角,陶应的眼神深沉如大海,深不可测。
在陶应的视角,蔡琰的眸子倒映着星空,星星点点,迷离纯清,令男人心神动荡。
“啵!”
陶应没有犹豫,径直俯下身,近似粗鲁地在蔡琰微微翕动的红唇上点水一吻。
“给你盖上封印,从此姓陶不姓卫!”
失神的蔡琰尚未从陶应的突袭中醒过神,陶应已起身,朝女墙踱步而去。
“登徒子,我既不姓陶,也不姓卫,只姓蔡!”
面色潮红的蔡琰,望着陶应颀长的身姿,轻轻低喃一句,心中涌起一抹甜蜜与回味。
“怪不得丁夫人意乱情迷,难以自持!”
……
“孟德兄,知道你还会回来,故而陶应寸步未离,始终温酒恭候!”
城下曹操的三万联军再次扎下阵脚,同样裹足不前,陶应从曹操左右神色各异的众将身上一一掠过,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笑意,再次向曹操发出邀请。
“前番是我陶应思虑不周,如今既打发走了让孟德睹之难堪的故人,也赶走了让孟德提心吊胆的侍卫;甚至思虑到孟德人马众多,进城不易,特又命人打开了南、北二门,孟德兄可放心登城,你我二人煮酒论英雄!”
目光微缩的曹操,无视了陶应的喊话,一双冷厉的眸子快速扫视一圈城头。
眼下的西门城头,除了迎风猎猎作响的黑色旌旗,就只有一身白色袄袍,负手而立,大有睥睨众生之意的陶应,还有一个面容娇小的侍女。
“陶应小儿等在城头,果真料到曹某会回头?”
曹操有些不淡定了,若陶应真将他算得明明白白,那就太可怕了。
“报!”
斥候的一声急报将神色变化不定的曹操从沉思中惊醒。
“曹将军,南武阳南、北二门洞开,城中看不到百姓身影,亦听不到喧哗之声,恐有埋伏……”
“哼,故弄玄虚!”
斥候声音尚未落下,曹操身边的袁术嗤笑一声,一脸的鄙夷与不以为然。
“派一队人马进城一探究竟便是,何须这般疑神疑鬼,叫陶应小儿小觑我等!”
袁术的提议,让曹操、袁遗、徐璆、吴资等人心中皆是一动。
“诸位谁愿入城拔得头功?”
曹操刚想派人进城一探虚实,袁术已率先发号施令。
“末将愿往!”
袁术话音刚落,已迫不及待的夏侯惇大吼一声,主动请缨。
“元让不可!”
曹操正暗暗恼怒袁术的越殂代疱,夏侯惇的自告奋勇将他吓一跳,立即出声阻止。
“袁氏乃此番讨逆魁首,此等头功,自当袁氏受领!”
曹操一边给夏侯惇递去警示的眼神,一边在袁术、袁遗二人身上来回打转。
“山阳兵弱将寡,此等头功自当他人领!”
袁遗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曹操的推让。
“开玩笑,若陶应是白痴,你袁公路会沦落到泰山挖煤!”
曹操不让自己人去,袁遗也不愿冒险,心中暗暗恼怒曹操的袁术将目光投向徐璆、吴资。
“杨长史足智多谋、俞将军能征惯战,不若就让二位替公路夺此头功如何?”
见徐璆、吴资也不敢让麾下进城冒险,曹操干脆将话挑明。
“公路的提议,自然由公路麾下施行!”
球滚了一圈回到了袁术脚下,袁术自然不会接。
“你……”
众目睽睽之下,袁术又不能干出唾面自干的事情来,正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骑虎难下之时,城头的陶应似乎等得有些不耐烦,又向曹操喊话。
“曹孟德,最后给你一次进城的机会,陶应向你保证,绝不会再有下次这般好的机会!”
望着城下围着曹操争论的几人,陶应隐隐有些担忧。
“看样子,定在争论要不要进城,难道这把要玩脱?”
陶应优点不多,但却能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看到曹操踌躇不决,他反而镇定自若。
“陶应小儿,乳臭未干,如此低劣把戏,岂能瞒过曹某眼睛!”
陶应越是催促曹操进城,曹操就越怀疑陶应包藏祸心,越不敢轻易杀进城。
“看来,还得将小儿激出城来斩杀为妙!”
心思电转的曹操,一双微缩的眸子在袁术身上转了转,立即有了主意。
“逆贼,今日不仅大军兵临城下,天子亲命的虎贲将军袁术将军亦亲临,他定会将你这陶氏漏网之鱼绳之以法!”
曹操对着矗立城头的陶应大喊的同时,驱马后退一步,将袁术露了出来。
“袁术狗贼?”
听到袁术也在城下,陶应一怔,旋即身子猛然前倾。
“你就是狗贼袁术?”
望着骑一匹红色战马,身材魁梧,颇有威容的袁术,陶应脸色一片铁青,紧攥的拳头关节发出爆豆般的脆响,阴冷的眸子里倾泻无尽杀意。
“曹……”
“将军,曹孟德欲借你杀丹阳陶氏一事激逆贼出城!”
袁术刚要对曹操发泄“出卖”他的不满,已洞悉曹操用意的杨弘立即提醒袁术一句。
“陶应小儿,丹阳陶氏不论男女老幼,皆被本将军斩尽杀绝,挫骨扬灰,陶谦老儿今已吓死,你的死期亦不远矣!”
明白了曹操的用意,袁术不仅不怒曹操,反而欣然自得,很配合地刺激陶应。
“啧啧,你大哥陶商之女,人虽幼小,肉汁却很是美味!”
袁术血淋淋的描述,阴恻恻的笑声,美滋滋的咂嘴声,不仅让城头的陶应为之错愕,就是身边的曹操、袁遗等人亦感到一阵毛骨悚然,皆不自觉与袁术拉开距离。
“袁术吃人?”
陶应心中惊讶的同时,一股怒火从心头喷薄而出,原本就因见到仇寇而充盈的杀意,终于冲破了理智。
“狗贼,我这就出城杀了你!”
随着陶应情绪的变化,坐在桌案旁始终关注陶应一举一动的蔡琰,瞬间感到浑身一阵冰冷。
“此乃激将法,要中计!”
顾不得许多的蔡琰,一把拽过琴急拨几声,以期吸引陶应的注意力。
“叮叮咚咚……”
随着一阵舒缓、哀婉的琴声响起,已移步至城头梯口的陶应缓缓顿住了脚步,一双赤红的眸子望向蔡琰。
“激将法!”
迎着陶应投来的目光,一脸焦虑的蔡琰口齿轻启,快速提醒。
蔡琰的声音,清冷清新,配合着琴声,犹如清爽的春风,抚慰陶应躁动的心灵,让陶应心中的怒火潮水般退去。
“呼!”
回过神的陶应,长呼一口气,对焦灼的蔡琰轻轻点头,投去感激的目光。
“立即带夫人身旁侍女冯方女登城!”
朝城下埋伏的士兵交代一句,恢复镇定的陶应重新回到女墙。
“袁术狗贼,你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