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公爷,这次陛下可有所应对?”

沉忆辰问了一句,虽然知道现在防范已经为时已晚,但终究比毫无准备要强。

“陛下敕令各处总兵镇守操练官军,并且从京师各营挑选骁勇者已备出塞。另外左都督杨洪挂镇朔将军印出镇宣府,壮吾边军勇敢之气,消彼虏贼觊觎之心。”

成国公朱勇嘴中的左都督杨洪,算得上是明朝中期的一位名将。

世袭军户出身,永乐年间开始跟随明成祖朱棣北伐,从此镇守北境边关,四十余年无数次南征北战,打下了赫赫威名,声震朝野!

就连漠北蒙古诸部畏惧其威名,都尊称杨洪为“杨王”,有他出镇宣府守备,理论上应该万无一失,不用担心边疆出现什么乱子。

可是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成国公朱勇总感觉边关有些不太稳当,所以才会主动与沉忆辰提及这些军国大事。

可能此时在成国公朱勇的心中,沉忆辰已经不再是那个尚未长成的少年,而是可以承担起统军治国重任的朝臣。

双方在这一刻,终于处在了平等的对话位置!

“瓦刺部也先已经打通西域跟辽东,纵横漠北万里对大明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光靠着杨都督出镇宣府,完全不足以威慑鞑虏的狂妄野心。”

“晚辈预计,下一步也先可能会降伏朝鲜,解除对大明发动进攻的最后隐患。”

终明一朝,朝鲜大部分时间都可以算个合格的藩属国,甚至明亡后处于清朝统治下,依旧偷偷奉行着大明年号与礼仪,祭奠明朝先帝。

朝鲜不降伏,那么也先侧翼很容易遭受到朝鲜军队的威胁,战斗力可能不怎么样,却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

这一点在明末女真崛起后,就实实在在的发生过,可惜那个时候大明已经无力回天,侧翼牵扯改变不了大局。

听着沉忆辰的分析,成国公朱勇点了点头,朝鲜是整个大明北方边境,唯一没有被瓦刺部也先控制的藩属。

正统十年蒙古大汗脱脱不花,以大元皇帝的名义称朕,对朝鲜国王下达了敕书,就已经展现出来狼子野心。可那个时候兀良哈三卫还没有被吞并,威胁并不能转换为实质性的进攻。

现在瓦刺部已再无顾虑,朝鲜必然成为下一个目标!

“我会禀告陛下,通知辽东巡抚李纯严加防守,并且与朝鲜建立起联防机制,以防被逐一击破。”

成国公朱勇很快就想到了应对措施,可这点在沉忆辰看来仅聊胜于无。

原因就在于辽东诸地除了设立卫所的驻地,其他地方并没有形成郡县制的实质掌控,明初设立的奴儿干都司也名存实亡。

朝鲜你要论忠心吧,那确实还是有的。可一旦得不到大明的鼎力支持,该当墙头草的时候,那也绝不含湖。

历史上就是如此,当瓦刺大军陈兵朝鲜东部边境的时候,立马就选择了归顺臣服。

仅靠严加防守这点支持力度压根不够,必须得拿出点实际性的军事力量支持。

“公爷,现在李达与张祺等人,可在京营中还称职?”

“还不错,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晚辈有个不情之请,恳请公爷调任李达等人到辽东都指挥使司任职。”

明朝辽东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政机构,它并没有如同其他十三省一样,设立承宣布政使司,名义上是归山东布政使司管辖。

可问题在于,明朝地方政府三权分立,三司是平级单位,互相不统辖,山东布政使司压根就无权管理辽东都司。

也就是说,实际上辽东地区是处于一种“军管”状态,各地军民事务,辽东都指挥使司可以全权处理,普通民户即是都指挥使司下辖的“寄籍民”。

哪怕正统朝期间设立了辽东巡抚一职,却没有建立起配套的文官体系,更没有建立起实质州县行政区域划分。靠着一个光杆司令巡抚文官,想要全权节制各地卫所军政事务,想想都不可能,大权依旧掌控在都指挥使司的手中。

而辽东都指挥使,可谓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李达等人一直想要金戈铁马征战沙场,不如趁此机会满足他们的愿望,并且还能放在辽东掌控军政大权当做奇兵。

未来就算没有办法阻止土木堡之变的发生,沉忆辰能拥有辽东的军力,去改变结果的走向。

大明两京十三省,没有任何地方比辽东都司更为合适的了。

“你想要通过李达等人,掌控辽东都司?”

朱勇目光锋锐的望向沉忆辰,这一刻他彷佛回到了正统九年大胜兀良哈三卫归来,那个红极一时权倾朝野的成国公。

沉忆辰仅在一年之前,便拜托自己把李达等人,从京卫指挥使司调任到五军都督府下辖的京营里面。现在又恳请自己,把李达等人调往辽东,意图简直是呼之欲出。

自古武将,只有在战争之中,才能建功立业执掌大权。沉忆辰调任自己人过去,很明显他有着更大的企图!

听着成国公的反问,沉忆辰澹澹点了点头承认了下来。

身为武将勋戚,可能没有人比成国公更懂军权在手的意义。为何明朝后期勋戚会成为吉祥物,在执掌朝政的文臣面前毫无存在感,连带武将地位都急剧下降不如狗?

土木堡之变仅仅是助力,真正的原因在于正统朝之后,勋戚几乎不再亲自领军,更无建功立业的机会。

没有实际权力的武勋,谁会把你放在眼中?

“好,我答应你!”

成国公朱勇没有丝毫的推辞,相反他对于沉忆辰的权力欲望与野心,眼神中还流露出一丝欣赏的神情。

毕竟在勋戚集团的眼中,沉忆辰从来都不是一个纯粹的文臣,以文官掌武事,才是他仕途最终的归宿!

对于成国公朱勇个人而言,想要如同魏国公一族那样,达成一门两爵的极致尊荣,军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漠北鞑虏,便是沉忆辰拜相封侯的青云梯!

“谢公爷。”

沉忆辰拱了拱手,然后继续说道:“如无要事,那晚辈就先行告退。”

“嗯,你出去吧。”

哪怕与沉忆辰这个儿子之间,已经达成了事实上的默契,可双方依旧无法拥有父子间的亲近。

“是。”

沉忆辰再次行礼,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

沉忆辰这边与成国公朱勇,布局着辽东战事,另外一边紫禁城文渊阁内,内阁“首辅”马愉正召集了数位身兼翰林官衔的阁臣,以及现任翰林掌院钱习礼跟翰林侍讲学士倪谦等人,商讨着关于正统十二年经延讲官的名单。

另外吏部天官王直,同样列坐席中,等待着最终商讨结果。

因为按照条例规定,经延讲官需由吏部、翰林院共同推举,再具名陈奏由皇帝钦定。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经延讲官必出翰林院,几乎跟吏部搭不上什么关系。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吏部天官王直就是走个过场,然后在上疏上联个名。

推举经延讲官,某种意义上就是推举帝王师,更是未来进入阁部的一张入场券。

包括马愉本人在内的数位阁臣,当初都是这么一步步升迁过来的,意义非同小可需着重考量。

不过这一次到场的众多阁部高官心里面却很明白,讨论的重点其实并不是什么经延讲官,而是沉忆辰。

他能否快速拿到这一张阁部入场券,以弱冠之年的身份,担任帝王师!

马愉此刻坐在上方首席,正统朝并没有明确“首辅”的说法,可潜规则谁主持内阁议会,谁就是事实上的内阁首辅。

曾经这个人是杨荣,后来杨士奇接任,再后来成为了杨溥。

到了今日,马愉这套正统朝第二代内阁班子,终于登上了“首辅”之位。

“诸位同僚今日齐聚文渊阁,所为何事相信诸位心中都很清楚。”

“本阁部就长话短说,陛下已经下旨升任原翰林修撰沉忆辰,担任翰林侍读学士一职,意味着拥有成为经延讲官的资格。”

“可沉侍读学士毕竟年少,有违当年杨士奇杨元辅定下的,经延讲官必得问学贯通,言行端正,老成厚重,识达大体者等等条件。”

“所以这次推举翰林讲官,还需诸位同僚慎重考量,然后再做出决断。”

明朝能当官的几乎都是人精,能踏入阁部重臣的位置,政商自然不必多说。

马愉的这番言语一出来,相当于告诉众人,他不支持沉忆辰担任经延讲官,现在想看看到底谁支持,谁反对!

另外这番话语,放在王直、钱习礼这些非“三杨”挑选的大臣耳中,就更为感到震惊了。

要知道马愉可是沉忆辰会试的座师,双方有着门生约定。

按照明朝的座师制度,马愉跟沉忆辰其实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座师会不留余力的扶植自己门生上位。可现在局势却完全相反,马愉在阻拦沉忆辰担任经延讲官,这两人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望着众人皆不言语,马愉只好看向了阁臣陈循。

陈循正统九年入文渊阁参预机务,满打满算才当了两年多阁臣。

这也是“三杨”之后内阁一蹶不振的原因之一,属实挑选的文官后备力量太过年轻,资历声望皆拉垮。就这别说是对抗王振,就连阁部之争都战不过六部元老。

好比托孤五大臣胡濙要是摆起资历来,上至马愉,下至最晚正统十年才入阁的高谷,通通都是后进小辈。

另外陈循这个阁臣,可以说是明朝最没有存在感的内阁首辅之一。

他在土木堡之变后,因入阁时间排在前面的曹鼐殉国,接任为大明内阁首辅。可偏偏既生瑜,何生亮,陈循遇到了大明历史上最为璀璨的名臣——于谦。

整个首辅生涯,完全被于谦的光芒给掩盖,八年内阁首辅任期差点查无此人。

最为夸张的是,据《明史·于谦传》记载。明代宗朱祁玉想要废掉朱祁镇的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分别两次贿赂陈循,以换取他的支持。

这两次贿赂的数目,一次为白银一百两,另一次为黄金五十两。

说句难听点的话,这点钱去贿赂大明内阁首辅,简直不能称之为贿赂,而是侮辱!

换做是更后面的严嵩等内阁首辅,你他娘的连门都不配进。

由此可见,陈循这个内阁首辅,混的有多么隐形。

不过没存在感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相比较曹鼐这样刚硬的阁臣,更加的好操控。

马愉此刻很需要陈循来帮助自己站台。

“马元辅深谋远虑,经延讲官一职兹事体大,确实需慎重推举。”

陈循看似赞同马愉的建议,实则是打了个太极。

没存在感不代表没能力,事实上陈循乃永乐十三年状元及第,怎么可能是泛泛之辈?

沉忆辰如今可谓是深得帝心,并且三元及第,六元魁首的功名摆在那,除非是自己各种花式作死,否则入阁是挡不住的,无非就是时间早晚而已。

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挡人仕途同样如此。

陈循与沉忆辰并无任何交恶,他自然不愿意去得罪对方,给自己凭空增添一个仇家。

可就是陈循话刚说完,曹鼐却主动跳出来说道:“本阁部认为沉忆辰为人圆滑,行事轻狂,不适合担任经延讲官。”

“诸位想想,如果沉忆辰担任帝王师,那陛下会如何?”

帝王师除了传道授业外,还同时兼任着传递治国理念给皇帝。

可以说一名合格的经延讲官,将影响到整个大明的未来走向。

曹鼐所说的为人圆滑,行事轻狂等等,在场诸位重臣心里面都清楚他说的是什么。当年入仕后主动投靠王振,甚至是展现出称呼“内相”这种谄媚词语,一直到现在都被言官清流们不耻跟诟病。

行事张狂,在于沉忆辰山东治水期间,各种以佥都御史的身份滥用职权。

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三省八府之地,涉及到布政司、都盐转运司、钞关、王府、都指挥使司等等职权部分弹劾奏章,可以堆满皇帝的御桉。

说实话若不是治水成功,但凡出了点差错,沉忆辰就不是功成名就回京,而是召令回京问罪!

现在皇帝在王振的影响下,已经愈发的乾纲独断跟行事激进。如果再加上沉忆辰“言传身教”,那日后大明可经得起这三人的折腾?

漠北蒙古铁骑虎视眈眈,南疆苗民叛乱导致麓川死灰复燃。

杨元辅曾经说过沉忆辰是一剂勐药,可治大国如烹小鲜,曹鼐认为此子不适合担任帝王师!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风流大宋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