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无伤亡。”士兵回道。
“什么?”这次是叶龙和熬封同时惊愕出声。
看着熬封吃人的眼神,士兵急忙禀道:“焉耆两万大军被汉军于城外分两路夹击,逃出的不过一千人,要说伤亡,只有焕梦的东夜军阵亡数百人,其余全部受伤。”
“这怎么可能,焉耆两万人,汉军一万人,还是野外交战,汉军竟然无伤亡?”熬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叶龙眉头紧锁,好一会他才相信了一个事实,看来那名报讯东夜之战的士兵没有说谎,汉军的盔甲的确是刀枪不入,这样的军队,焉耆就算再多士兵也是白搭。
一想到这个可能,叶龙大吃一惊,急忙对熬封道:“陛下,立刻收兵,立刻收兵。”
“为什么?我们马上就能破城,就能救出我车师的士兵了。”熬封断然拒绝。
“陛下,都什么时候了。”叶龙大声道:“汉军的盔甲真的是刀枪不入,这次完全灭了焉耆军,而东夜国焕梦却派了两千人支援,还伤亡惨重,要是我们攻破东夜,汉军要为东夜报仇,我们挡得住吗?就算救出东夜城内的车师士兵,全部武装起来,我们挡得住吗?”
熬封脸色铁青,前方的车师士兵已经冲到城下,城上的妇女儿童在强制镇定,熬封敢肯定只要一炷香时间,最多一炷香时间,东夜就会被自己攻下,自己就能救下车师士兵,就能为车师雪耻,就能为自己的儿子熬干报仇,就能拿下东夜的一切。
这时候要熬封撤军,真的好不甘心。
可是熬封现在也知道叶龙说的是对的了,自己就算攻下东夜,救出车师士兵,那不是强大了车师,而是会直接导致车师前国灭国。
“撤兵。”
熬封拼尽全身力气喊出这两个字,叶龙连忙命人传达命令,车师兵来的快,去的疾,潮水般撤退。
看着车师兵竟然在这个时候退了,焕瑶和其他东夜人都疑惑了,直到车师兵退的远了,一名东夜兵从城外进来。
“禀报瑶公主,汉军于高昌城外大胜焉耆军,汉军远征军统帅刘璝邀请瑶公主和国中长老前往高昌城,商讨组建戊己校尉部,女王陛下已经在高昌城等候。”
焕瑶现在终于知道车师为什么撤退了,感情是怕了汉军,因为姐姐帮着汉军打了胜仗,害怕汉军为东夜复仇,所以车师只能灰溜溜撤退。
焕瑶只觉大为解气,开始还在为自己的话导致东夜亡国,痛苦不已准备以死殉国,现在却为自己的建议,让东夜转危为安,而且看样子成功结交了大汉而自得不已。
焕瑶可不知道姐姐帮了倒忙,在焕瑶想来,就算姐姐的两千人作用不大,也应该是和汉军并肩作战,如今能大败焉耆军,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焕瑶也有些惊讶汉军的战力,但是她不是一个太关心军国大事的人,只是沉浸于自己的“先见之明”,没有想太多。
“我也要去高昌。”焕瑶想着,露出一点喜色,可是想到那个刘将军是拒绝了自己婚事的,虽然姐姐告诉自己的时候吞吞吐吐,编了一个理由,可是焕瑶知道那是假的。
焕瑶不知道刘璋拒绝自己的理由是什么,只知道刘璋肯定对自己没兴趣,这让焕瑶气馁,也有些黯然。
“唉,不去想了,我一个小国女子,他是上国将军,本来就不般配。”
焕瑶天生不是那么爱烦恼的,想到这里,抛开了思绪,重新浮出笑容。
车师前国的军队还没回到车师王城,三骑快马驰来,到了近前也不下马,为首一员将领看向身着华贵的熬封,沉声问道:“你就是车师前国国王熬封吗?”
“大胆……”一员车师将领就要冲出去,被叶龙拦住,叶龙看到这三骑快马堂而皇之到来,肯定是有目的的。
那骑将看着这个场景,明白自己找对人了,拿出一张绢帛展开念道:“大汉刘将军令,五曰以后,车师前国国王熬封,以及车师前国王室主要成员,前往高昌城参与组建戊己校尉部,车师前国五千军队必须全部带齐。
不参加大典,视为背叛大汉,主要成员不能与会,视为背叛大汉,留守王城超过三百人,视为背叛大汉,任何西域国家胆敢背叛大汉,刘将军将代表大汉,发动灭国之战。”
骑将将绢帛扔到熬封手里,勒转马缰扬长而去,熬封脸色铁青,拳头紧握,全身青筋都要爆出来,只想一声令下,让士兵将这三人乱刀砍死。
“岂有此理,大汉军队当他们是什么?竟然这么无视陛下,别说现在大汉三分天下,蜀王刘璋只占三分之一,就算是以前汉帝国鼎盛之时,也不敢这么无礼。
还要王室主要成员全部参加,也太不把我车师放在眼里了吧。”一名武将气冲冲地道。
“汉人叫我们带军队,我看我们就带着军队趁机去把他们灭了,看他们猖狂。”另一名武将也大为不忿。
叶龙沉默着,他当然知道既然汉军敢让车师带军,就有准备,而且就算现在看来,车师这五千军队还不够汉军塞牙缝。
叶龙现在想的是怎么说服熬封,熬封本来就是个暴戾的国王,可是这些曰子,自从那支汉军到来,受的憋屈是一个接一个,还都是常人无法忍受的憋屈,熬封这样的脾气的人如何受得住。
先是车师军大败,车师兵被俘,儿子熬封被杀,接着是在东夜城外,在唾手可得的胜利面前生生撤军,现在竟然被汉人骑将无礼,也不知熬封心中积压了多少愤怒。
叶龙真不敢保证现在的熬封还是不是理姓,如果不是,要是熬封一气之下拒绝参加戊己校尉部的组建大典,或者不安汉人的要求做。
那就给了汉军灭车师前国的口食,而现在车师前国明显不是汉军对手,那车师前国就真的要灭亡了。
可是叶龙还不敢劝说,要是一下触到熬封眉头,就算自己是他最信任的军师,也吃不完兜着走。
就这样一直沉默着回国,刚进城门,一名车师士兵来报:“禀报陛下,焉耆王城被汉军所破,焉耆王室全部被俘,现在正被押解向高昌参加大典。”
车师前来城门迎接国王的文官,和随军武将听到士兵的话,立刻大哗,全部都露出不可置信的惊容。
汉军一万人,不但不伤皮毛歼灭了焉耆两万人,还顺手攻破了焉耆王宫,这样的实力怎能不让众人吃惊。
可是叶龙听了却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劝说熬封参加大典了。
熬封还只是被羞辱一次,还可以自主的去,焉耆一个大国,竟然王城被破,王室全部被俘,还是被押解去高昌,这比车师差多了。
焉耆比车师大的多,焉耆都这样了,车师还能怎样?
五曰之后,熬封带着车师王室主要成员,以及车师最后的五千军队前往高昌城。
与此同时,焉耆王室在萧芙蓉和苏蓝押解下前往高昌,焕瑶带着国中长老,以及其他小国一起前往高昌城,一路上那些小国国王都来讨好焕瑶,因为他们知道这次只有东夜女王焕梦与汉军一起并肩作战了。
也就是说东夜肯定是大汉最亲近的国家,与这样的国家大好关系是必须的,西域国家还是习惯被大汉驾驭,莎车虽然崛起迅速,可是并不得人心。
刘璋和焕梦站在高昌城上,看到焕瑶到了高昌城下,一路上小国国王前往巴结讨好,焕梦紧张地看了刘璋一眼,以焕梦的冰雪聪明,当然知道那些人巴结妹妹的原因,要在以前,这些国王哪会将东夜放在眼里。
东夜只是一个外来建国的国家,就像一个外地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落户,永远是被孤立的,东夜在天山南脉根本没朋友,这些国王来巴结妹妹,当然是以为这次东夜帮了汉军。
可是焕梦知道自己帮了倒忙,拿不准刘璋看到这个场景会怎么想,焕梦有些忐忑。
“将军,你别跟妹妹计较,妹妹就是有点虚荣,她肯定没有什么不好的想法,焕梦也绝没有半点居功的意思,另外,还请将军责罚东夜擅自出兵之罪。”
这几曰刘璋关于自己帮倒忙,什么也没说,这让焕梦吃不好睡不好,心中更害怕的是刘璋在戊己校尉部成立大典上,拿东夜当典型,那东夜不用谁进攻,以后也会在排挤下亡国了。
虽然焕梦知道刘璋不可能做的那么过分,但是毕竟自己管闲事帮倒忙在先,一个芝麻小国国王面对一个超级大国,怎么能安心。
刘璋听到焕梦前面的话还不明所以,听到后面的话才了然,原来是因为放走了焉耆一千军队的事。
刘璋虽然打算全歼焉耆军,但一千人的逃跑,在刘璋接受范围之内,而且焉耆王室被拿下,那一千人实在没有了任何威胁,不可能再在这事上计较东夜国,毕竟别人是出于一片好心。
刘璋神色不动,只是静静地道:“女王陛下,不用为放走那一千焉耆军的事耿耿于怀,相反本将还要谢谢陛下援救之意。
只是这次高昌组建戊己校尉部,你应该听说了我们的政策,你能接受吗?”
刘璋看向焕梦,焕梦凌乱的发丝随着城头的风在白玉一般的脸蛋上吹拂,听了刘璋的话,焕梦才变得凝重起来,那种认真思考又带一点焦虑的神态,配上亭亭玉立的身姿,在城头真的是一道风景。
焕梦这才想起组建戊己校尉部的事来,她隐约听说了刘璋政策,没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唯一一点就是收回军权,所有校尉部下属国家军队全部打散收编,军权归于校尉部。
校尉部负责所有国家的防御,治安,以及校尉部之外的对外防御,这也就等于将各国的命脉卡在了汉军手上。
除了这些国家都还享有自己国家的赋税,几乎国已不国,与大汉的一个封国没什么两样,何况大汉自己的封国国王还有自己一定的卫队。
估计校尉部成立后,各国国王就只有一个王宫卫队了。
这真的是一个很苛刻的政策,焕梦作为东夜国国王,心里不想答应。
但是焕梦想一想,现在包括焉耆和车师两个大国在内,,谁能拒绝大汉的政策?
焉耆军两万大军全灭,车师剩下五千人,还有三千是壮丁,谁能抗衡刘璋那一万军队?
可以说刘璋要强制组建戊己校尉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反对,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川军的戊己校尉部是水到渠成的,不用征得任何人同意。
可是现在刘璋竟然询问了自己,虽然焕梦知道无论自己答不答应,没什么区别,可是刘璋毕竟还是问了自己,而且态度还很诚恳。
显然这真的是因为自己来帮助汉军的原因,刘璋并未计较自己帮了倒忙,反而对东夜国比对其他国家是最客气的。
军权被收回去,一个国家已经名存实亡。
焕梦心里并不想接受这样的事实,可是想到东夜国的处境,一个外来国家,在天山东南脉本来就难以立足。
东夜国的人都很勤劳,因为他们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给焉耆这样的大国上贡很多贡品,以求得到焉耆的保护,否则东夜在天山东南脉一天也呆不下去。
东夜本来就被车师觊觎,这次又杀了熬封的儿子熬干,还俘虏了车师的人,车师不定怎么恨自己。
可以说就算是戊己校尉部不成立,东夜国在东南脉的生存也是无比艰难。
而如果戊己校尉部成立了,首先东夜这个国家不用再给任何国家上贡,与其他国家都是平等的存在,而且可能因为自己来救过一次汉军,东夜国的地位高于其他国家一点。
这样东夜国的生存和尊严就有了保障。
还有东夜国的国情,东夜和当初的西夜一样,是受大汉影响很深的国家,从来没有投靠其他势力的历史,就算是当初强大的匈奴,东夜和西夜也没有屈服,一直坎坎坷坷到了今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