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遥望辽东
虽然说,汤和平定东南,但是海上的贼寇,还真是张赫杀了大半。立下许多功勋。从南洋到东海,甚至一度出现在琉球以东海域。张赫虽然从步卒出身,但是大半功业在海上。
可以说战功赫赫,以至于封侯。而且所封的是航海侯,这个名号,千古之下,也是少有的。
但是这样一个人,却说出这样丧气的话。不能不让人深思。
有些话,是万万不能给朱元璋说的。但是张赫其实也意识到,他追杀越急。绞杀力度越大。海上贸易量就越少,单位利润就越高。其实海运昌盛的时候,就靖海商号那一些贸易量,远不能有那么高的利润。
而利润越高,自然会让人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进行。
这好像是一个死循环了。他抓得越紧。就越有不知道多少人,为了这一件事情冒头出来。而大海偏偏是一个非常广阔的环境,延绵数千里的海岸线。想要肃清。他手中的人手,再翻数倍,乃至于数百倍,也是不可能的。
张赫或许对背后的经济原理。并不了解。但是对整个局面,是有所把握的。
何夕说道:“这样的事情,每一次都海运都会有吗?”
张赫说道:“说每一次都会有,过了。但是三五次都会碰见一次。大多数时候都是这样的。我也不是没有追杀过,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摇身一变,成为高丽水师?”
何夕一愣,说道:“高丽水师,不是倭寇吗?”
张赫说道:“你也看了,除非近距离登船,否则这船上到底是什么人?谁知道。不过一面旗帜而已。而且最近高丽乱的很。他们那些水师,早就无人约束了。做些什么不是很正常的?”
兵匪一家,越是乱世越是如此。大明刚刚从乱世之中走出来,对于这样的情况,张赫早就见怪不怪了。
何夕忽然想起,而今朝-鲜还不是朝-鲜,而是高丽王朝,似乎还与北元眉来眼去。高丽王朝,一直与元朝关系密切。朝-鲜女人在北元当皇后。高丽王朝,与北元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而今北元不在了,高丽王朝统治也有一些维持不下去的。
国内关系是相当混乱。
何夕再次感觉到辽东都司不容易。
因为从战略上来看,辽东地区是大明对东方的一个突出部。而今大明辽东都司,仅仅有辽河流域几个卫所而已。北边是纳哈出的北元辽阳行省。东边是态度莫名的高丽王朝。
与大明联系也仅仅有一条辽西走廊,还有海运而已。
也幸好去岁大破元朝,将漠南草原纳入管辖之下,大明通向辽东又多了一条路,那就是出关到大宁,然后绕道辽东。何夕还记得,去岁一战,辽东都司也出兵了。
这也是今年往辽东大量运输粮食的原因之一。
何夕问道;“此事上报朝廷吗?”
张赫沉默不言。
何夕顿时明白,那就是不上报。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朝廷上对海运一直有反对之声。主要是从海运浪费,与不可靠等等方面说。如果再加上倭寇,又有了海运不安全。但是张赫而今负责海运,他不仅仅要为自己着想。也要为自己麾下一万多兄弟们着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海运,也就吃海运的。
当然了,这种从中揩油。算是封建王朝的常态。毕竟即便改为漕运也一样,漕运成为百万漕丁衣食所系。是万万动不得的。
或许,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可笑?
漕运与海运都有问题。但海运影响的人少,不过是长江口几个卫所长期服役而已。影响的人少,所以能废。漕运影响的人。所以不能废。
只是很多人只看见表面,以为海运真是完美无瑕的解决方案。其实海运最大的优势,是成本。解开海运内里吧,也有很多不堪言的东西。只是处理事情,不求十全十美。因为如果作为完美主义者。那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了。
何夕也就没有与张赫多谈深入东西。
比如每一艘船压舱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其实何夕很想知道,从长江口到辽东,到底夹带什么比较赚钱。但是他毕竟代表皇帝。他怕问多了,这位张侯爷,一着急,一生气,一误解,让他沉海了怎么办?
------
山东成山角,就是山东半岛最东端。也是这一条航线上能看到少有陆上标记。
从看到成山角开始,这一段航运就进入最后一段时间了,航线做了微微调整,向旅顺口。
旅顺口这个名字,而今才不过十年。洪武四年,马-云,叶旺两位将军,从山东蓬莱渡海,在旅顺口登陆。当时,旅顺口名为狮子口。与马-云的名字翻忌讳。岂不是马投狮子口。
在寓意上实在不好。
于是,奏明皇帝。朱元璋下令改名为旅顺口。
从此定名。一直流传后世。
一直是北方良港,自然条件非常好。
何夕也看得出来,旅顺口两山环报。根本不用做什么修缮。就有足够的泊位。就自然条件来说,比宁波,长江口的诸多港口要好上很多,与福建,泉州等港口比,也不落下风。
何夕登岸之后,先步行在港区走了一圈。
旅顺港口小肚子大。里面有很大的空间,看上去只有利用率不足。并没有刘家港的问题。当然了,有利也有弊。旅顺港似乎没有泥沙淤积隐患。而旅顺港并不是河港。
塘沽港,也就是未来的天津港。何夕并没有过去。但是天津港毕竟太出名了。他可是记得天津乃是海河的出海口。估计刘家港的问题,天津港也存在。只是看看如何解决吧。
最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海运船只以旅顺口为基地,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不过考察了旅顺港之后,张赫的任务就结束了。他只需监督着将三十万石粮食卸下来。然后等季风就行了。而今已经是夏季了。等到秋天北风一起,船只扬帆而下,不过十几天就回去了。
而如今出发的话,那是逆风。
逆风行船,非一两个月不行。如此算来,还不如在这里等一等。回去之后猫个冬,就要筹备明年春天的海运了。一年两趟在海上跑,其实也是很辛苦的。
不过,何夕将旅顺口,乃至旅顺口附近金山卫等可以作为备用港口的地方,一一视察之后。最终下了一个决定。
“什么?”张赫说道:“你要换船从辽河逆流而上,去沈阳?为什么走这一条路。从旅顺到沈阳,是有驿路的。大人只需乘坐马车,不过十几天就能到沈阳,一路兵丁护送,不会出问题的。但是辽河之上,却不好说了。”
何夕说道:“侯爷是水运的行家。岂能不知道,大宗货物还是通过水运方便。我这一次北上,身负重任。辽河水运总是要看看的。”
张赫说道:“这------,叶都指挥使,已经来信,在沈阳等候驸马大驾。你这样做的话。我无法向老叶交代。”
何夕说道:“无妨。想来叶将军不会说什么的。张将军只需借我几艘船吧。”
时间长了,何夕对大明朝廷越发了解,就越知道,谁可以拿捏,谁不可以拿捏。比如叶旺这位老将军,就是那种可以拿捏的。因为他的底子很虚。
叶旺也是跟随朱元璋的老人了。但是他是谢再兴的部下。谢再兴是朱元璋身边的元老重臣,朱元璋也很器重,谢再兴长女嫁给南昌王朱文正,次女嫁给了徐达。但是谢再兴叛变投奔张士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