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杨溥
湖广石首,
杨家一大家子人围坐着,彼此之间不敢多言。
杨家之中一个长者说道:“我刚刚问过县衙里的差爷了,他们说了加征三成,说实话加征的话,我们家也是承担得起的,毕竟这两三年风水也行。家中也换了铁家伙,新开了几亩荒地,也没有上册。只是他给的税票不对。朝廷的税票上,可是一点没有加征,与之前一样。三成可是十几石粮食,这可不能白给。诸位说说,咱们杨家该怎么办啊?”
杨家不是大家族,虽然人多,但是在官府也没有说上话的人。十几石是分摊到所有人身上,也不算多。毕竟洪武年间制定的赋税,本来就不高。
但是对于小老百姓来说,一粒米都是钱。这才刚刚摆脱饿死的命运,怎么不将十几石粮食放在心上啊。
只是小老百姓也有自己的智慧。
他们知道,这十几石粮食,朝廷没有要,那肯定是有人要了,如果出头的话,那是要得罪人的。将来还不知道会有一个什么下场的。而如果不出头的话,这十几石粮食善财难舍。而且有第一次,有没有第二次第三次。
所以大家都盼着别人出头,自己躲在后面。但是谁也不肯出头。
这个时候,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站了出来,说道:“诸位叔父,今日这个头我出了,不过,有一件事情,如果我杨溥出了什么事情。还请诸位叔父帮忙照顾家母。”
这些人见杨溥愿意出头,他们自然非常高兴。纷纷说道:“请贤侄放心。你家的事情就是我家的事情。”
杨溥纷纷道谢。
其实杨溥也有自己的计较,他父亲去得早,读书一直是靠着家族支持,说起来家族支持,很高大上。但实际上,是这个叔叔一斗米,那个叔叔一袋粮食。
毕竟杨家不是什么大家族,能出一个读书人,已经很了不得了。
而杨家供养读书人,一方面就是想让家里出个官,对家族有好处,其次,就是家里出一个读书人,将来与官府打交代的时候。有人出面,毕竟一个大字不识一个人的与官府打交道,是非常容易吃亏的。
官府的人上下其手,就能让你有苦说不出来。
就好像这一次,加征了三成赋税。如果不是杨家有杨溥这个读书人,根本不知道出了什么是回去。只觉得是朝廷加税。对于朝廷,大家都是不敢反抗的。
加税就加吧,反正现在日子还能过得去。
如果不是杨溥从税票上看出了猫腻,大家早就交了。
这一件事情,由杨溥而起,杨溥自然也要负责到底。
其次杨溥也知道,朝廷开科举,洪武二十九年第一次,开科太急。杨溥知道的时候,已经错过时间了。而今杨溥自然做筹备赶考了。而他如果不像办法让家族少交一些赋税。向族里借钱的时候,也不硬气不是。
更重要的是杨溥心中有一股正气,觉得这一件事情不该如此。
不管怎么说,何夕办报纸到而今已经十几年了,杨溥手中就有很多旧报纸。报纸上的很多内容,自然是加以删减的,只讲好的,不讲坏的。但是也让下面人知道朝廷一些政策,不至于什么也不知道。
正因为如此,杨溥才非常确定,当地政府私自加税。
天真的以为皇帝贤明,只是贪官污吏在,一旦挑明了,这些贪官污吏一定会受到惩罚的。
所以,杨溥才有这个决定。
只是,杨溥很快就被世道教训了。
杨溥去了县衙,以秀才的身份见到了县官,说了这一件事情。于是,杨溥很快被摘了功名。并狠狠打了十几板子。更是给杨家多征更多。本来杨家仅仅要多缴纳十几石粮食,而今翻倍了。
一时间,杨溥什么都失去了。
老母更是又害怕,又伤心。又担忧,病倒了,不过几日,就过去了。
杨溥跪在老母坟前。身边只有几个很亲近的家人,也就是叔伯,杨家其他远支的人,都不敢来看他。
“溥儿,这里有几两银子。你走吧。我听人说了,县尊要杀一儆百。家里其他人也没有办法。哎-----,这都是命啊。”族长叹息一声。
他也没有办法了。
杨溥神色不变,甚至嘴角有一丝笑意,说道:“我明白。”
这才是大明底层百姓的生活,达官权贵,只是动动手而已。就足以让一个人从天堂到地狱。之前的杨溥是读书种子。未来一片光明,虽然家里比较穷,但也不算什么?
为什么杨家其他人苦哈哈的还愿意借钱借粮食给杨溥。不就是看到了杨溥的前程吗?
而今什么也没有了。
杨溥作为读书人,自己不是没有什么老师同窗,但是很遗憾。如果打压杨溥是不同体系的人。比如勋贵一派的,说不定能老师找老师,直接找到更上一层的。但是这一次,并不是不同系统的。
压制杨溥的就是文官体系之中的人。
杨溥这也样的读书人,在这个时代不知道有多少,而能当官的人能有多少。这些当官的读书人,一旦当官,就觉得自己鲤鱼跃龙门,已经不是再是鱼了。
他们不在乎杨溥这些底层读书人。
更何况。
前文也说过,这不是一个县官的想法,朱元璋在的时候,将这些官僚压制的死死的。而今朱元璋不在了,他们自然想办法捞过来。这位县官不是第一,这钱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为了这一件事情平事,也不是第一回了。
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杀鸡儆猴,也不用将杨溥弄得如此之惨。毕竟十几石粮食算什么?
因为将出头鸟打得很惨。下面的人才不敢乱来。
这已经是很多人的成功经验了。
只是杨溥是寻常人吗?
历史上,杨溥能混到三杨之一。位列内阁。心性手腕品行都是一等一的。对于寻常人来,县官这样打击,会让他永世不能翻身。但是对于杨溥这样的人来说。没有直接杀了,就是县官的问题了。
当然了,对于县令来说,他觉得对杨溥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够了,杀人沾血了,总就不好的。更不要说,杨溥到底是读书人。
数日之后,杨溥就离开了家乡。
这也是,何夕的善政。何夕规定新路引制度,任何百姓在报备之后,就可以离开家乡。实际上,这一放开,很多没有报备的百姓,也能离开家乡了。
封建社会底层吏员的能力差太远了。很多比较精细的政策,根本是没有办法执行的。
杨溥去的地方不是别的地方。
就是南京。
他要与某些死磕到底。
他来到南京之后,没有直接去告御状。
聪明人就是不会吃第二次亏。
他之前直接去找县令,才有了今日之下场,哪里不吸取教训,他在南京以抄写为生。虽然说,活字印刷,铜板印刷已经很成熟了。但是传承千年的手抄本,还有一定的价值。
比如很多佛教,只需手抄。表示诚意。
而达官贵人,后宅怨妇。自然不会自己抄写了。他们只是出钱,让人抄写。寺院常年有这样的活计。杨溥就这样苟在南京小半年,很多脉络都理清了。
也搞清楚了县官在官场上的靠山。
毕竟大部分消息,都不是保密的。这年头很多人都没有保密意思。只是看你能不能找到这些信息的。而南京更是天下信息的汇集地,你想要的消息,很有可能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