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千的热情,让赵云明想起某个,不愿意工作,只想偷电瓶车养家老哥的段子。
“学习是不可能学习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学习的,每次考试又考不好。”
“就是要依靠打篮球,才可以体现学生的校园生活,维持自己学生的身份。”
“来到球队后,就像是回到了家里一样,我一天到头,都不在教室里面。”
“球队里的感觉,比在教室里感觉好多了,这里的老哥们都十分热情。”
“说话又好听,每个人篮球技术又十分强大,全都是人才,我超喜欢在球队。”
赵云明脑海里一边想着段子,一边强自忍着笑意回答,“我也很期待。”
“和时千同学的配合,希望以后在篮球场上面,能够一起取得不断胜利。”
时千一愣,他能够清楚感受到,赵云明说这句话时,语气里蕴藏的强大自信。
但他却不同。
时千早就了解过,建筑工程学院的篮球队,实力说强不强,说弱不弱。
如果运气比较好的话,碰到那些没有实力的弱队,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
或许可以勉勉强强,依靠着抽签的好运气,从小组赛中侥幸战胜对手出线。
反之如果碰到实力强大的对手,就连小组出线都是奢望,早早打道回府。
然后只能坐在观众席上面,观看东瓯大学中,其他学院各支篮球队的精彩表演。
所以时千最大期望,就是在抽签的时候,可以抽到学校中,那些实力孱弱的篮球队。
顺利小组出线就可以了。
在这个基础之上,如果再被幸运女神附体,偷鸡打赢其他的传统强队。
突破建筑工程学院篮球队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那么就可以让时千感到更加心满意足。
但赵云明所说“取得不断胜利”,明显是并不满足于,只是几场简单胜利。
甚至连时千最大的期望,也比不上赵云明所说,“取得不断胜利”的隐藏意思。
什么是“取得不断胜利”?
那当然是只有最后的冠军宝座,才更加符合赵云明这句话,所代表含义。
“新生杯篮球大赛”,能够参赛的人员,就只有每届刚刚入校的新生。
如果参赛篮球队,比赛过程中遭遇到失败被淘汰,那么就相当于球队自动解散。
或许作为一名篮球球员,还可以因为表现突出,继续被选拔入校篮球队。
踏上和其他高校篮球队的征程。
但到了那时候,球员身上所代表的,早已经不再是“新生杯篮球大赛”范畴。
时千脑海心思电转,朝赵云明尴尬一笑,“我也很期待,和赵云明同学的合作。”
他毕竟清楚自己实力,同时也打听过,建筑工程学院篮球队,以往的战绩。
没有像赵云明这样狂妄自大,不敢附和对方,说出“取得不断胜利”的话来。
赵云明也不以为然。
他能够看出来,时千很没有信心,根本就想不到,自己是以“冠军”做为目标。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像时千这样,在他刚来篮球场,对他报以善意的球员,才是最为理想的对象。
哪怕对方篮球水平差些都没有关系。
而不是像王朗俊那样,只想着要和赵云明作对,念念不忘拆台的家伙。
当然要全部踢走。
如果赵云明想要获取胜利,其实是十分简单的事情,只不过为了不那么惊世骇俗。
才需要寻找另外球员,一起在球场上互相配合,哪怕只是装模作样也好。
赵云明前段时间,也在网络上,主动搜寻过一些篮球运动员,创造的各项惊人纪录。
知道有些纪录看起来很是匪夷所思。
比如说个人单场一百多分。
在许多正式比赛中,哪怕到了比赛结束,参赛的两支队伍,都未必有一百分的战绩。
偏偏就有许多牛人们,只是凭借着一己之力,让自己的个人得分超过百分。
不仅仅只有外国,连本国都有牛人做到这样的惊人之举,让赵云明叹为观止。
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物,参加的往往不是,那些正式的职业联赛。
正正好东瓯大学每年举办的,“新生杯篮球大赛”,也和职业联赛没有半点关系。
全都是业余球员们,互相之间的菜鸟互啄。
所以赵云明觉得,如果自己一个人,在这样的赛事中,打出一个惊人分数。
可能会引起一时轰动,但也没有人真的会计较,毕竟是有着前例可循。
再说了,这种篮球水平并不高的比赛,一场下来能有六七十分,就已经相当可观。
就算赵云明选择的队友,相加起来得分不到二十分,他也只需要砍下五六十分。
就相当于胜券在握。
甚至赵云明还可以控制得分,故意咬紧对方球队的得分,在最后阶段翻盘。
或许每场比赛,都不一定需要拿出几分力气,去获得相比起业余篮球赛。
已经相当惊人的五六十分,再加上队友稍稍给力些,只需要二三十分也说不定。
这就是一个看起来很正常的水准。
比起那些动不动,刷出来比一百分更高的牛人,那就是“小巫见大巫”。
完全不值一提。
赵云明即便表现得稍稍出格些,也不会被别人看出破绽,怀疑他不是“人类”。
赵云明一边想着心事,一边向时千点头。
这可是自己看重,相当好用的工具人,必须对他表现得客气些,免得他不愿配合。
另外两名和时千站在一起,并没有融入到,王朗俊所在圈子的新生球员。
看到赵云明和时千交谈甚洽模样,同样笑着和赵云明,还有周群伦两人打招呼。
“我是杨雄本,赵云明同学,周群伦同学你们好。”
“我是石秀文,两位同学你们好……”
杨雄本和石秀文,显然与时千十分熟悉,跟赵云明,周群伦打过招呼,就变得默默无语。
时千无奈,只好向赵云明两人介绍,“我们三个,都是今年建筑学专业新生。”
赵云明和周群伦恍然大悟。
难怪这三人会站在一起,并没有凑到王朗俊的小圈子去,原来都是同班同学。
自然都是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