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刘启超双眼发直地盯着眼前的物件发愣。
“水缸啊,你是不是还没睡醒,连水缸都没见过?”吴老道颇为不满地骂道。
刘启超回头看了看师父,无奈道:“我当然知道这是水缸,可咱们道观旁边不就有一条山溪,为啥还要我天不亮就去山脚挑水?”
“咚!”旱烟杆准确无误地敲中刘启超的额头,吴老道咧嘴说道:“你懂什么,这是锻炼你的体力和膂力。你以为道士只要学道术就行了?别做梦了!且不说刀枪不入,力撕牛犊的僵尸,就是被冤魂恶鬼附身的人也是力大无比,三四个壮汉降不住的主儿。你要是不会点拳脚功夫,还没近鬼身就被撕成猪下水了。从今儿起,我不管你啥时候起床,但要是在辰时三刻前为师看不到这两个水缸是满的,你就别吃早饭了。”
刘启超灰头土脸地去取扁担和水桶,这时吴老道说的一句话差点让他摔倒在地。
“谁让你把腿上的沙袋卸下来的?给我绑起来,和赶路一样,除了睡觉,平时不许松懈!”
虽然以前在青山镇,为了多挣口饭吃,刘启超经常帮人挑水劈柴,但那毕竟是在平地,这云翠山虽不是什么高峻险要之地,但从山上到山脚,往来还是足足有十里地的。
原先已经差不多消退的血泡再次占据了刘启超的脚底板,即使这样前几天他还是没能在规定时间打满两大缸水。结果吴老道说到做到,一点馒头屑都没给他留下。
刘启超只能饿着肚子跟师父修习武功,每次暗地里抱怨总能换来吴老道神出鬼没的旱烟杆敲击,以及师父振振有词的训斥:“你已经错过了练武修道的最佳时期,如果想要成为高来高去的大侠,或者法力通天的大师,就给为师好好练。”
要说什么拯救天下万民之类的大道理,刘启超倒没有什么感触,但说到成为大侠宗师,却是他一直所向往的事情。以前刘启超的唯一爱好便去听说书先生讲一些武侠神怪故事,所以当一个侠客或者捉鬼大师一直是他隐藏心底的梦想。如今居然有机会实现,刘启超顿时不再抱怨,长期艰苦的生活经历本就磨练出他坚韧的性格。只是这系统繁重的训练让他有点猝不及防,调整好心态之后他认真修行。
才过了一个月,刘启超的体质便有了巨大的变化,原本面黄肌瘦的他此时也练出了不少肌肉,个头也长高了一些。其实刘启超长得不算不赖,若不是脸上的青斑破坏了整体的美感,现在的他绝对算的上一翩翩少年。
繁重的劳力锻炼,使得刘启超不论是膂力还是脚力,都有了十足的进步。每天辰时不到,两个大缸便已经灌满水。和师父对练时,也不至于被打得满地找牙。尽管吴老道宣称自己只用了三成力气。卸下沙袋,小跑个十里地也不带喘的。
吴老道对自己徒弟的进步显然是很满意,但他并不会这么容易就放过刘启超,很快就弄出新的练功方法。
平地树一根木桩,上面系两个水桶,让刘启超倒挂在木桩,用容器将地上的两桶水一点点地倒进木桩上的水桶,而所谓的容器只是两个小小的酒杯。倒不完就别想吃饭。而吴老道则悠哉地躺在一旁的摇椅上,感受着冬天暖洋洋的日光。
又或者半夜三更把刘启超从床上叫醒,扔到半山腰的坟地过夜,说是练胆量。
就这样过去了三个月,吴老道忽然叫起刚练完功德刘启超,面色严肃地递给他一本泛黄的书籍。刘启超当时还心想:师父终于要教我学习道术了么,看来这三个月的苦没白吃。
可当他看到封面时,整个人都愣住了,刘启超虽说没上过私塾,但有些常用的字还是识得的,比如眼前的这本《三字经》。
“师父,这是三字经啊,你给我这个干啥?”刘启超满头雾水,不得其解。
吴老道白了他一眼,说道:“当然你教你识字啊,你要是大字不识一个,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就算给你本绝世武功或者道术的秘籍,你说不定还当成评话来看。日后怎么画符念咒?”
刘启超被说的哑口无言,只能每天下午练完功,跟着师父念“人之初,性本善。”等到识字之后,便开始被逼着背道经,背口诀,背心法。背不上就没饭吃,没觉睡。
如果说习武修行刘启超还不觉得辛苦,那背诵识字绝对让他头疼,他天生对文字书本不敢兴趣。经常背着背着就打起瞌睡,继而迎来的就是吴老道的一记旱烟杆。
当然即使背上了,刘启超也不会运用,现在吴老道只是让他先背熟了,省的以后正式教他道术时,还要浪费时间。
要说吴老道虽然在练徒弟方面毫不留情,时不时像鬼魅一般从阴暗处窜出来,给刘启超一记旱烟杆,但在吃的方面绝不含糊,顿顿白面馒头,加一荤两素,还有一锅汤。隔三差五还能打回牙祭。这也是刘启超即使饱受折磨,仍舍不得离开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此,刘启超也曾略带怀疑地问师父,道观如此破旧,吴老道平素穿着的道袍都打着几个补丁,为何每天的伙食却如此丰盛。
结果吴老道带着他来到一处山崖,指着山下此时略有些荒凉的农田,不屑地说道:“云翠山周围的五百亩良田都是咱碧溪观的。”
“什么,五百亩良田!都是咱们道观的?”刘启超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说道。
也无怪乎刘启超这么惊讶,在大夏国境内,家有千亩田地就算是县里的大户,能上万亩的大都是州中豪强。在他眼里和尚靠化缘,道士靠捉妖算卦为生,而寺庙道观主要靠信徒的香火钱维持日常开支。即使在青山镇除了已经灭门的谢家,就只有镇西头的李家能有三百多亩良田。
似乎是看出了刘启超的想法,吴老道握着旱烟杆,冷笑道:“为师知道你在想什么,不过为师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你想的都是错的。你以为光靠那点香火钱,寺庙道观就能维持生计了?太天真了!吃人不吐骨头的当铺就是和尚搞出来的,其实论起做生意,他们不比商人差多少。”
“自前朝以来,佛道两家的田地不再收税,有度牒的和尚道士也不用服徭役。到了本朝太宗皇帝,虽然抑制佛道,严格限制度牒发放。可接下来的几个皇帝仍然乐于礼佛尊道。少林寺你知道不?”
少林寺虽说建立不过短短三百年,如今俨然佛门第一大派。可谓妇孺皆知,刘启超自然也知道。
见他点头,吴老道抽了口烟,说道:“当初本朝太祖一统天下,少林寺派出五百武僧助阵,故而太祖开国后得赐良田千顷,水碾坊一座。武宗无子,宣宗以旁嗣之身登基,各地藩王虎视眈眈,又是少林寺率先承认宣宗帝位,并主动提出为天子祈福,故而宣宗坐稳皇位后,第一个分封的宗派便是少林寺。这些年来,少林寺不断扩张,据说京畿南道的大半私田都在少林寺门下。”
刘启超还没能消化这个消息,就又听到另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茅山派知道吧。这个民间流传极广的道门宗派,也不光只有捉鬼降妖镇尸的本事。茅山派虽说创立极早,但一直默默无闻,说它是二流宗派都算是抬举。可自太宗皇帝起,茅山却实力暴涨,门下人才济济,高手层出不穷。就连宗派势力都由一个小小润州句县扩张到整个江南东道。要知道太宗皇帝可是出名的厌佛恶道,他在位的三十多年内,所有佛道宗派几乎都得小心翼翼地过活,唯有茅山逆势而上。你不觉得奇怪么?算了,现在跟你说了也没用。”
“为师花费这么大力气和你讲这些,只是想告诉你,不要把人心想的太美好。佛道术巫,能在这世上存活下来,过得很好,没一个是傻子。嘴上说着普度众生,背地里干得可能是伤天害理的勾当。等你功成出师,千万不要轻信他人。”
吴老道语重心长地说道:“连我们碧溪观这种没落已久的道观,尚且还能有五百亩田地,那些那些成名已久或者异军突起的宗派,嘿嘿……徒儿你一定很奇怪,为何咱们有那么多田产,却不修整一下道观。为师告诉你答案,碧溪一脉向来人丁单薄,传到你师父我这代,只有两个弟子,就是为师和你师叔。至于你这代,除了为师年轻时收过一个徒弟,就只有你一个。”
“我还有个师兄?他叫什么,功夫道法如何啊?”刘启超有些好奇地问道。
吴老道眼中闪过一丝凄凉,他默然抽烟半晌,才幽幽答道:“这些还不是你该知道的,等你功成出师,为师会告诉你的。人才凋零,就算到处是亭台楼阁又有何用?”
刘启超刚想安慰安慰师父几句,就听到吴老道怒吼道:“扯够了没?武功练了没有,心法背了没有,还有工夫在这扯淡,完不成任务就别想吃晚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