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叩见...”
还没有等陶琰说完,朱厚照就打断了他。毕竟已经70岁的老人了,尽量少折腾。
“陶卿快快免礼。赐坐!奉茶!”
“谢陛下!”
陶琰也就借坡下驴,朝朱厚照拱了拱手。年纪大了,下跪在起来还是有点费力。
也朝几位在坐的阁老们稍微点头示意,这应该是在商量兴王府的事情吧。怎么把自己给叫了过来?疑惑不已。
“陶卿,外城现在建的怎么样了?”
“陛下,现在整个京城外面就是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在大兴土木。外城用的是红砖水泥浇铸,建筑速度可不慢,整个建好估计还有个年就差不多了。”
“嗯,外城墙慢慢修,以后估计也没有什么蒙古人,契丹人来叩边。打到城墙跟来!”
“那都是陛下您的圣德。在您......”
朱厚照手一抬,制止了陶琰接下来的“歌功颂德”。这样的马屁太多了,一天天的听下来,耳朵起茧不说,大脑自动开启了蒙蔽拦截。
“朕让你把东直门附近的粮仓附近的空地建的宅子怎么样了?”其实工程进度朱厚照是知道的,毕竟张永会时不时的把那边的情况讲给他听。
陶琰笑道:“陛下,已经按照旨意建的大宅子同时动工,同时粮仓也在东直门城墙外在重新规划。所有宅子应该在明年年底前都建好。”
杨廷和,毛记。蒋冕等几个阁老听着眉头直皱。东直门那儿在大兴土木,而且连粮仓也要搬迁,所有人都知道,但是不清楚皇帝费力搞这些干嘛。
鉴于这2年皇帝还算靠谱,大家也没有站出来多说什么,建一些宅院而已,虽然说奢靡了一点,但是都是花的内帑的钱。
现在提及,都静静的等待下文。
朱厚照也没有和这些阁老们兜圈子,搞那些什么弯弯绕绕,直接进入正题:“各位,朕想要把各地宗室都接来京城居住。好让各支血脉亲近一些,也能享受京城的繁华,你们觉得怎么样?”
御书房安静的可怕,连正端杯喝茶的王琼都悄无声息的把杯子放下,几双带着皱纹但能看透人心的眼神都落在了皇帝身上。
这可是和太祖爷当年定的规矩完全违背了呀。
宗室全部居于京城,如果不安分的王爷郡王勾结重臣,那不三天两头会有夺位的情况发生,想想都可怕。
要把皇帝这个可怕的念头给打消掉。
“陛下,老臣觉得此事不妥。”
杨廷和不做多想就出言反对。这样多宗室在京城,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肯定得乱套。
至于说靠宗室镇守边关,现在的边关还真不需要。
大军都打到了长城外面去了,收回了河套之地,根据传回来的消息,那边大搞建设修建城池,显然是以后再也不会退让出去。
今时今地,开国之初镇守边关的王爷也就变的无关紧要了。甚至还会对当地有很大的影响,俨然是国中之国。
也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这样做,显然早有准备,让陶琰开始建房子了。
朱厚照也不说话,只是脸上带着笑容的看着首辅,想听听他的意见。
杨廷和一咬牙,顾忌不了那么多,先把自己的退路摆明:“陛下,宗室好几万人,来了京城各种问题肯定很多,而且,而且......最主要的是万一有人图谋不轨,那......那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后世子孙计,您要慎重呀!”
以退为进,先把丑话说在前头。皇帝肯定考虑过王爷们对皇位的渴望,不过现在兵强马壮的,谁也不会这样傻。
这不就是怕以后,天子这一脉势弱,或者年龄还小,掌控不了局面,到时被欺负了。
他可就惨了,被挖出来鞭尸都有可能。还会殃及后代子孙,就算心中有一万一个愿意,现在也不能同意。要反对,要狠狠的反对!
蒋冕也是秒懂,大家都是修行千年的狐狸。怎么能让杨廷和一个人独美于前。站起身来,直言不讳,挑严重的说:“是呀,陛下!这会引起大乱的。按皇明祖训首章有云,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
“除谋逆不赦外,其于所犯,轻者与在京诸亲会议,重者与在外诸王及在京诸亲会议,皆取自上裁。其所犯之家,止许法司举奏,并不许擅自拿问。”
“陛下您以后怕是不能这样闲情逸致了,天天得判宗室的官司。”
宗室来了京城,那不是猛虎下山,依仗身份,为非作歹可比现在京城那些勋贵子弟的破坏力要大的多。谁任京城府尹都的想自杀,惹不起也躲不起。
“陛下,此事三思!”
“......”
几个阁老都一脸焦急,皇帝不声不响的又放了一颗雷出来,几人被雷的里焦外嫩。轻易改变国祚,运道危矣。
旗帜鲜明的反对,言语激烈的反对,为了反对而反对,6个人引经据典,唾沫横飞的反对。
这个时侯敢同意,那以后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挑战皇明祖训。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朱厚照等几位老头儿平息了一些,要不是认识这些老头好几年了。
而且对他们的做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来个手段稍微差一点的,那可能就会一不小心着了他们的道。
这帮子老狐狸,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