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

柳白缨追问了几次,见陆依晴只是闷闷不乐,摇头不说,显然不愿多说,便也不再询问。

两个人各怀心事,都抑郁起来。

弹指到了元宵佳节。

宫中举宴,妃嫔聚齐。适逢佳节,刘玄看她们各个花容月貌,心中愉快。

元宵过后。

便是御前会议!

要核算去岁的收支;预算本年(永平十七年)的收支事项!

朝廷财政状况良好。

打下蛮齐、蛮晋、蛮秦三国,不但收复了夏邦失地,把分裂了六七十年的夏邦统一,更重要的是,驱逐了蛮夷,顺便收割了他们搜刮来的财货!

这是一笔横财!

价值高达5500多万两!

更重要的是,蛮夷统治之下,土地兼并,极其严重!

这些蛮夷被赶走了,被他们兼并的土地,自然就换了主人,成为了炎国的官田。

蛮夷侵占神州,起初,为了巩固统治、收买人心,都陆陆续续的搞起了均田令政策。

均田令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男子年15岁以上受露田(只种谷物)40亩,妇人20亩。露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田。

(二)百姓原有土地为桑田,桑田是世业,不在还授之列。按制度每人可拥有20亩。初受田时,原无桑田者,依制受田;桑田不足者依制补足,多余者将多余部分充做倍田;再有多余的也不充做露田来还授。随着人口的增减,多余的部分可以卖出,不足部分可以买进,但买卖都不能超过应得份额。在桑田上,除种谷物外,还必须依制种上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非桑之乡给麻田,男子10亩,妇人5亩,还授法和露田一样。

(三)奴婢受田与良人相同。耕牛1头受田30亩,限4牛。还授依奴、牛有无而定。

(四)土广人稀之处,如果民有余力,政府可暂借土地任民超额耕种;以后人口增加或有新户迁来,再依制受田。土狭民稠之处,增丁应受田又无田可授,民又不愿徙至宽乡者,以其家桑田抵充新丁应受之正田;如不能授足,则举家不给倍田;再不足,全家正田减额。愿迁者,任到空荒之地,但不得逃避赋役。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迁移。

(五)官吏给公田,抚台15顷,藩台、臬台10顷,郡守8顷,县令、郡丞6顷。离职时移交下任,不得转卖。

均田令以法律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从而使自耕农民能比较稳定地占有和使用土地。

均田制的本质,是土地公有制。

起初,百姓们分得田地,得了利益,都说朝廷好。的确对朝廷有利。

但是,随着实践,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其一,土地有限,而人口繁衍增加,土地不够分!百姓分不到土地,对朝廷产生不满情绪!

其二,分到田的百姓,一辈子在这田地上劳作,耕种久了,就太过爱岗敬业,“工厂是我家”,想把耕地占为己有,不想归还官府。于是,产生了隐没耕地的现象!公田减少了!

而且,耕地归还公家,公家再去分田。公家的事情多了。

于公于私,都麻烦,都不满!

于是乎,均田令搞了二三十年,便搞不下去。

公有制的土地政策,又转变成了私有制。

私有制下,百姓有没有地,是百姓自己的事,朝廷不再负责分配了,减少了朝廷的压力。

公田私有化,百姓瓜分公田,成为私田,也觉得对自己有利!

彼此都好!

促成这个转变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便是统治集团内部,也不想搞均田制了。

均田制起初对统治集团有利。

但是,随着发展,时过境迁,均田制对统治集团不利了!

而土地私有制,则变得对统治集团有利了!

齐晋秦三国的统治集团,在[皇帝-国柱]制度下,主要就是指皇帝、国柱们这样的军阀贵族!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拉拢来的为他们效力的夏族文官集团。

在土地私有制下,从皇帝到国柱,到下面大大小小的武官们,都对土地进行疯狂的吞并!

依附的文官集团,也顺便以权谋私,进行土地兼并!

私有制,符合他们的利益!

收复失地之后,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地主阶级对农田的吞并,极其的恐怖,远在夏邦诸国之上!大约倍之!

地主吞并的农田,占比在78%~95%之间,各地情况略有不同。

总体上面,地主阶级占比人口约7%,拥有的农田,却高达80%;其中军阀地主,大大小小,约占人口3%,占有的农田,却达66%!自耕农、半自耕农占比人口约13%,所拥有的耕田,合计只有20%!佃户占比人口约80%!

统治集团当然不肯自己割自己的肉!

于是,为了满足财政需要,就把大刀砍向一般地主及自耕农、半自耕农阶层,税率高达五六成!

佃户阶层更是被压迫剥削的厉害,租子竟然高达七八成!

总体户均人口约3!

——这什么概念?

正常时期,一户人家,有老有小,一般得有五六口、六七口人!

这样上能养老,下能育小,人口才能繁衍持续。

而户均3口人,预示着压迫剥削已经到了极其残酷的地步!

家庭经济已经不足以养五六口、六七口人了!

这背后的人伦悲剧,可以想象!

对于家庭来说,要么弃老、要么溺婴、要么媳妇生下了孩子就处理掉!

这就是蛮夷统治下的大体情况!

黄金时代,只维持了二三十年!

紧随其后的,就是黑暗时代!

这黑暗统治,对炎国的君臣来说,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你丫的统治越黑暗,压迫剥削越恨,那么,我只要稍微宽松些,就能收买人心了!

至少对当代人来说是这样!——他们还留存着被黑暗统治的记忆!——两厢一对比,好坏立现!

按照一般的套路,平定天下之后,就该搞分田、低税收买人心!

高洁没有多想,就是按照这一贯套路定预算的。一切参照炎国的标准!预算得永平十七年收入总约能达到少说五千万两(折银)!

他认为这样的收入,已经极高了!

因为使用新军,新军战斗力强悍,人数却极少!

军费开支就会很少!

如今炎国十一路地盘,四万新军,足够应付了!

需要开支不过一千五六百万两!

占比岁入不过三成!

这样的比例,已经很低很低了!

如果是旧军,虽然动不动数量就上百万,但是,军费也将高达七成以上!

养军靡费,向来是令历朝历代头疼的事情!

*

曾经,科举制之前,世族门阀时期,世族门阀垄断官僚权力,皇帝也要忌惮!

世族门阀们利用权力,包庇非法,兼并土地,导致朝廷财收减少!

钱粮不够,无非开源节流。

说起节流,就免不得要动吃钱大户——军方!

而皇帝若砍军方,军方当然就会不满!——这对统治是不利的!

皇帝不砍军方,可是,发不出钱,拖欠军费,军方照样会不满!

怎么办呢?

皇帝想出了个办法:转移矛盾!

发明出支度使、节度使、都督、总督之类的职务,把军队化整为零,分派到各地去,授予他们权力,让他们自己去在自己的地盘上收钱,用于军费开支!

这种设计,化解了朝廷的财政危机。

手握兵权的军官,到了地方上,当然能够收到钱粮!

世族门阀再强,也干不过手握刀剑的强人!

这样的变化,一时之间,解决了问题。

但是,随着发展,旧的问题是没了,新的问题却产生了!

这新的问题,比旧的问题,还要可怕!

地方上的军官们,手握兵权、财权,乃至与监督权、人事权,权力越来越大,逐步向军阀化发展!

这些军阀还与地方上的世族门阀勾连,演变为一家人!

最终演变成了【弱干强枝】的形势!

他们实质上控制了地方,高兴就向皇帝给点钱粮,不高兴的话,不但一分钱粮没有,还倒过来向皇帝要钱粮!——理由总是容易找的,比如,发生什么灾害了。

朝廷的财政于是也急转直下,情况更加的糟糕了!

那些地方军阀,也难以调动。要用他们,还要倒过来给钱,数倍于正常,简直就是敲诈!

不听调动还算好的。

猛的野心勃勃,倒过来造反噬主呢!

于是,天下大乱!

天下大乱之后,新的朝代建立。

在科举制以前,朝廷用人采用征召制、举荐制,必然会孕育出世族门阀!

而在世族门阀时代,必然会带来极其严重的财政危机!

皇帝又必然会走向转移矛盾的方向。

这一套循环,轮回反复,吾夏深陷这个困局中,在原地踏步、黑暗中摸索、困兽犹斗了九百多年!

直到科举制取代征召制、举荐制。

世族门阀这才退出历史舞台!

科举上位的官僚取代了他们的位置,走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皇权得到空前的加强!

科举上位的官僚不值一提!

皇帝想整就能整!

只要皇权自己不发昏,财收就足够养军。

军队吃财政的比例,大体在七成左右。

*

三成养军,还余下七成。

官吏系统开支约1200万两,占比两成四。

减掉这两项开支,还剩余约2300万两!

这钱,可以用来增加官吏薪俸,也可以用来做些利益民生的事。哪怕库存起来,以备不需也好啊!

对于高洁来说,他这个户部尚书做着很轻松,不要为没钱担忧。

他这样的地位,是铁定要写入史书的。

自己把户部梳理的这么顺畅,史书中将怎么写?

嘿!

铁定是一代贤臣、能臣啊!

甚至说,是千古贤臣、能臣呢!

毕竟,翻翻史书,哪朝哪代没有财政危机的?哪朝哪代的管钱袋子的,能像他这样,打理的井井有条,税不高,还能有这么充裕的岁入的?

两个字定论?——没有!

名留青史,万古流芳!

这样的成就,想想就兴奋!

当然,这一切都是陛下承蒙了陛下的隆恩圣德!

他本以为这样的预算挺好的。

刘玄听了,也觉得不错,心想:

·要发展水师,建造战舰,一艘一级战舰30万两,像盈国皇家海军的话,建造个10,就要300万两!三级战舰做主力,一艘21万两,100艘,就要2100万两了!

·合计需要2400万两!

·这还没计算火炮、人员费用。

·火炮也是花钱大户!其费用计算上的话,大约是造船费用X2,就是四千七八百万两了!

·不过,事情也不急于一时,一年2300万两,两年就有4600万……

刘玄曾召见曹琳、王熙,商议发展水师、战舰一事。

此事并没有要求保密。

他们私下与要好的商议。

口风外传,高洁、周成也耳闻听说。

他对此,是反对的!

态度正如王熙。

王熙从军事角度出发,认为建造火炮,守御海疆就可以了,没必要建造战舰!

这种思想,不能说错。

只是,太保守了!

在这大航海、海贸时代,守着神州这一亩三分地,岂不是坐井观天、鼠目寸光了?

说到底,还是千百年的历史思维惯性,目光只停留在神州这块大地上,对海外趋于无视了。

除了这意识层面的不足之外,另外的原因,是利益刺激不够!

前朝大张旗鼓的搞出海,结果倒贴钱。

倒贴钱的买卖,谁踏马脑残愿意干?

而在世界贸易中,虽然我神州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是畅销世界的货,但是,在[生产、运输、销售]的过程中,我神州的分工,只处在生产端,等于就是一个加工厂。

运输端、销售端都被别人霸占了!——主要是西洋神罗大陆五大夷国!

他们依仗强大的海军舰队,霸占海贸!

海贸有暴利,神州10两的货,运到西洋去,能卖出三四十两!

暴利的确存在!

但是,这暴利不属于神州!

这份暴利,都被那些海军强国给瓜分了!

神州作为加工厂,只赚到了些辛苦钱!

在这样的分工下,对于炎国朝廷来说,市舶收入只有三四十万两,实在没有充足的利益动机,去重视什么出海。

炎国财政预算,收入5000万两。

市舶只有三四十万,1%都不到啊!

99%以上是出于神州本土!

这是多了鲜明的、直截了当的对比?

这样的经济基础上,自然而然,不会有什么出海欲望!

这与西洋不同。

据罗济世所说,盈国的已经故去一百五十来年的伊莎一世女王,一手推动国家走向海洋!

她之所以有这样的魄力,一则是看到了普国、硒国大发海贸之财;二则是她也赌了一场,拿私房钱,给一个叫[弗斯-德克]的冒险家、海盗做投资,结果赚了16万神镑!

而这,已经相当于当时盈国政府一年的支出了!

走向海洋,对她来说,有着致命的诱惑!

……

——————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大华极品小皇子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疯鼠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绝宋黄巾张狂当县令十年,下属非要给我黄袍加身军火大皇帝大明第一吏锦瑟(已签约出版)大晋第一才子千古帝王PK群,我让老朱当群主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女帝背后的抄家王海贼之文虎大将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三国:兴汉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这个武圣只想当官穿越古代变成猫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红楼烟云之七郎穿越后,的确很爽三国:这个主公不一般顺明玄宇宙我在异世界召唤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清穿小麒麟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少年铁血战神我的民国生涯宦宠天下北宋之天生反贼明朝:我的巨舰大炮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进击的刘备暴君总想生三胎奸臣世家进击的大明铁骑锦衣行之吕敏传从靖康开始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明皇子高爔传历史追光者晋击天下新明史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盛宠医妃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小神禹月初揣着空间好修闲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唐刀陌刀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