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

永平十二年成为了历史。

新的一年开始了。

元宵过后。

刘玄在天宁宫,召见内阁大臣,开御前会议,对去年的收支进行结算,对今年的收支进行预算。

自刘玄亲政以来,高洁、周成这掌管户部的,就感到很轻松。

皇帝节约,不乱花钱,颇有昔日大汉朝文景之气。

宗亲勋贵这影响财政收支的弊病之源,又被剪除了!

支出减少,而收入增加,财政压力松缓。

虽有编练新军的新增开支,但收支平衡,没有压力,更没有产生亏空。

作为内阁首辅,又是主管户部的,高洁心情愉悦的向皇帝及同僚报账。

账目其实大家都清楚。

去年,朝廷非但没有亏空,由于派新军去支援吴楚,军饷训练等成本转移,顺便多要了些;加上他们杀敌立下军功,获得的赏赐收入等(炎国军功标准,与向吴楚议定的军功标准不一致,略低,产生了一个差价),朝廷还有了结余,结余高达104万两。

正人君子,不苟言笑的高洁,报出这个数目,也不禁春风得意,露出了喜色。派新军支援吴楚的主意,可是他清流想出来的啊!

他却不知,这个主意,是刘玄暗地里操作,由张瑜而影响清流,借他清流之口,才说出来的。

刘玄看向高洁,满眼都是满意之色,嘴上说着好,心里却只把他看做是个木偶人。

可笑的是,木偶并不知道自己是木偶。

曹琳见高洁神气,心里便有气,暗说:[你神气什么?]立时就出班向皇帝吹捧了一番!

·这些都是陛下您的功劳啊!

·您真是个圣明的天子啊!

·臣等能在您手下做官,真是三生有幸啊!

梁集跟风。

直把皇帝,吹成了个千古一帝一般!

高洁、周成、王熙也跟着赞颂!

刘玄听得高兴,心里舒爽,嘴上笑说:“也是卿等之功。”

。。。

炎国这边,财政良好。

吴楚那边,虽然炎国援军驾到,打走了入侵的蛮军,但是,因此而付出的开支,却高达520余万两。

预想中的美好愿望:打退蛮军之后,军事压力减少,就能裁撤军队、减少开支、减少征收、缓和矛盾,并没有实现。

这毕竟摇动军方及变革派的利益,于是受到了抵制。

蛮军虽退,但威胁依旧在!

炎军虽来帮我们打退蛮军了,但是,他们在我心腹之中,更不能不妨!

军费开支依旧。

高征收依旧。

而内部民变,却又如火上被浇了一瓢油似的,突的更旺了起来。

所需开支,更加的大了!

请来炎军助阵,非但没有减少开支,还特么的增加开支了!

这是楚国高太后、吴帝都始料未及的。

另外还有查抄宗亲勋贵所得的金银宝物,这些经手过外廷,进入了内库。

数目外廷也约有估计。

刘玄是坦荡君子、圣明君主,美其名曰要积蓄起来,为将来发行宝钞做准备。并令曹少钦代表内廷,也报了账。

这项收入,仅金银,就高达:金87万余两,银2156万余两。(填补减免税赋的亏空后的数字。)

虽然早有估量,但是,当听到这个数字,高洁、曹琳等人,还是大吃一惊!

又议预算。

时近午膳。

皇帝赐宴。

吃过之后,高洁等回内阁休息。

下午又继续御前会议。

这回论的是士林学子非议新政的事。

这也是很重要的事!

天下士子,都等着看朝廷的回应呢!

刘玄以御前会议商讨此事,以显示重视!

一开场,他就定了调子:新政是必需要推行的!至于士林的非议,学子的反对,你们有什么办法?说说吧!

此事春节期间,曹党清流内部早就议论过。

曹琳义正言辞,把那些反对新政的学子,狠狠的批了一通,大扣帽子,说他们诽谤陛下、诽谤朝廷、诽谤朝臣,应该抓几个、杀几个,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刘玄心说:“这就是要采取暴力手段啊!”

他虽不排斥暴力手段。

但是,暴力手段是解决问题的、不得不用的、终极手段。

要是把这种终极手段,当做常规手段来用,那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酝酿出更大的问题!

梁集跟着曹琳应和。

学子奏请之中,确有言辞激烈的,可以用以扣帽子!

高洁、周成听了他们的主意,吃了一惊,连忙出列,表示反对!

高洁赞成张瑜的主意,应该先讲道理,道理说不通,对于顽固的、反对的,开除学籍、不准科举,也就是了,没必要扣帽子问罪,动手抓人、杀人呀!

如果因此而杀人,必适得其反!

难道朝廷只准士林说阿谀的话,不准提出异议吗?

提出异议就要问罪杀人?

这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啊!

道路以目,前鉴未远呀!

周成意见却与高洁不一致,更加的温和,主张不如向士林承诺,[不准商人科举]这个政策不会改变,以暂且安抚人心。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刘玄心道:“这打的是拖延战术。”

拖延一时,是可行的。

但能治标,却不能治本。

工商大兴,资产阶级壮大,他们的影响力将与日俱增!

增长的社会地位,不符合他们在“权力游戏中”的地位。

在权力集团眼中,他们只是长肥了的猪。

他们犹如案板上的鱼肉,任由权力宰割,财富难保,甚至性命也受威胁!

他们作为新发展起来的阶级,当帝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还威胁到他们,他们便势必会站到帝制的对立面!

所谓资产阶级革命,就是这样发生的。

在农业时代,资产阶级力量微弱,不足以动摇帝制,他们要生存发展,就得依附权力。

而当工商大兴,他们壮大起来后,经济影响大,朝廷财政大份额的依赖他们,其力量便足以动摇帝制!

刘玄心道:“帝制符合我的利益,要长久的维持帝制,就必需对帝制也进行演变,令其能符合时代的发展。时代在进步,帝制所代表的利益阶级,也必需与时俱进!在农业经济时代,小农地主是经济主体,帝制要能代表他们的利益;在工商业大兴后,新生的资产阶级是经济主体,帝制也要能代表他们的利益!乃至于随着资产阶级的壮大,工人阶级也成长起来,影响力增长,帝制也要能同样的代表他们的利益。帝制必需要自觉的进行变革;皇帝必需要圣明,要能代表时代前进的方向、要能代表经济主体阶级、要能调和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以维持帝国总体的稳定。”

王熙不参与这事,[臣愚钝,没想出什么办法]。

刘玄听了他们的意见,心里权衡,微微点头,说道:“一些学子,奏请激烈,的确有诽谤之嫌,便是问罪,也是咎由自取。但,如此处置,动辄杀人,也有失宽恕之道,朕看来,责令改正即可,不必上纲上线。”

曹琳心里叹息一声,略有不满,但还是逢迎了皇帝。

皇帝都要宽恕,从轻处置,不准上纲上线了,他又怎么能抓着不放呢?

“高卿说的才是老成持重之道。”刘玄神色赞赏:“广开言路,才是治世正道。纵然有说的不对的、言辞激烈的,也应该予以包容,动辄兴师问罪,则会阻塞言路,这不是正道。”

高洁:“陛下明鉴。”

刘玄微笑,“然而新政有益民生,朕厚于民,又岂薄于学子?”

这句话,就是对高洁的主意,也不太赞成了。

高洁愕然。

“周卿说的主意,虽然能解一时之渴,却不是长久之计啊!”

一一点评,却把他们的主意,都给否定了!

五人心头了然了。

陛下这是自有主意了呀!

并且,他们的主意,还没有一个是符合帝心的!

刘玄心里暗想:特么的你们这些大臣,出的主意,还不及一介女流呢!

在他看起来,沈阳霁想出来的主意,都比他们的要靠谱些。

高洁恭谨的问道:“不知以陛下之意,应当如何?”

刘玄却不急着给他们说自己的意见,闲扯起在后宫与沈阳霁闲聊,把他的主意说了出来。

这五个内阁大臣听了,都不由的惊愕!

有种新大门被开启的感觉!

他们的办法,都有个共性,就是对想入仕的需求的学子,进行压制!

而沈阳霁的主意,却是把供应端的空缺给做大了!

[一气化三清啊!]

这个主意,他们却都没有想到!

增加空缺,开支虽会增加。

但是,工商大兴,经济发展,岁入也会增加。

只要把握住节奏,两相协同,开支的增加,是能够消化的,也不是问题。

五人不由的暗道惭愧。

曹琳暗道:[老沈的这个女儿,不简单啊!]

刘玄:“高卿,你觉得沈婕人的主意怎么样?”

高洁很尴尬,“额……”

刘玄把目光瞧向曹琳,“曹卿以为呢?”

他倒是光棍:“臣不能为君分忧,惭愧啊!”

刘玄笑道:“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多个人便多个主意,总有人能想出好主意的。岂能动辄问罪呢?”

曹琳:“陛下圣明,臣受教了。”

刘玄:“沈婕人为君分忧,深得朕心。不过,她的主意,也是有所不足的,朕细思之后,更进一步,想出了个主意,你们要给朕拾遗补缺。”说罢,亲自下场,图穷匕见,把心里的要进行[机构改革]的打算说了出来。

他这主意,也是做多,但是与沈阳霁的不一样。

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对现有机构,进行拆分,拆分出多个部门,空缺自然就多了;其二,增设机构,新建机构,自然空缺也就增加了。

后一种,对高洁等人来说,影响倒还不大。

前一种,对他们来说,却是利益攸关。

若是要把他们所掌的部门拆分,岂不就是要弱化他们的权力、影响力?

这与他们不利。

但对刘玄来说,官僚权力拆分、弱化,却是利好的。

不过,此事也不急于一时。

刘玄:“朝廷部衙,即便拆分,新增空缺也有限。朕权衡利弊,以为增设地方衙门,才是良策,卿等以为呢?”

高洁等松了口气。

一般认为国家有三大权力,分别是: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帝制之下,三大权力,集中于皇帝。

但在具体实践上,皇帝精力有限,不可能直接掌握这些权力处理相关事务。

因此,需要分设专门机构,赋予权力,任命大臣去做“代理人”,通过控制大臣,以实现对权力的掌控。

在朝廷层面,皇帝为防止大臣集权,成长为权臣,因此分设多个机构,对权力进行分化、制衡。

但在地方层面,越往底层去,这种权力分化、制衡,就越缺失。

以炎国为例,朝廷层面,机构众多,权力分化严重,就没哪个大臣能集中行政权或司法权。

行政权就被拆分成多个部门,由尚书掌握。

司法权也被拆分成三法司。

但在下面的路、郡、县级别,情况可就不是这样。

路级还算好的,没有立法权,立法权在朝廷、在皇帝;设有宣政司、按察司,相当于是把行政权与司法权分割开来了。

但在郡级、县级,行政司法权力却集中在郡守县令。

在县级以下的村镇里,行政司法权力甚至被地方宗族士绅半分,都不能完全的在国家机构里。

这种情况,地方权力过大,互相牵制不足,很容易酝酿出问题。

之所以会这样,只有两个字:财政。

越往下级去,级别越低,数量却越多,要对权力进行分化制衡,就要多设机构,而机构越多,势必官吏需求越多、势必财政支出就越多!

农业经济时期,财政能力有限,难以维持如此庞大的官僚机构体系,所以,只能如此。

但是,推行新政,工商业大兴之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机构便也能随之增加,地方官权力也就能进行分化、制衡!

分化地方,有利于巩固朝廷。

皇帝的意思,并没有触及高洁、曹琳等人的利益,他们欣然的接受了。

这对学子们也是利好的,空缺越多,入仕的机会就越大啊!

甚至对百姓也有好处。

只是对地方官不利。

但在朝廷、士林、百姓的多重压力之下,他们的郁闷,又算什么呢?

君臣议定出思路之后,刘玄命内阁回去讨论,草拟个章程出来,以回复学子对新政的不满的奏请。

……

——————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风流大宋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