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给咱们的骑兵都配备此物,咱们骑兵队的作战能力是不是能更强些?”
“感觉给弓箭手也可以配备,这个东西和弓箭手搭配更好!”
“斥候也可以配备啊,这种情况下,只要准头足够,咱们就完全是不败的。”
还没等武皇解答这个问题,诸位将军们都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研究起来,到底该如何装备此物了?
文臣们都有点看不下去了,连忙站出来制止。
武皇也知道,这种情况下,大家很难不兴奋。
“陛下,此物作价几何?”工部尚书杜杰主动询问。
他猜测,这些新式玩意儿的造价怕是不会低。
单单这些东西的用途,就值得起不菲的价值。
于是,文武大臣们的目光都齐齐落在了武皇的脸上。
武皇在犹豫了一下后,指着还被吏部尚书杨琰拿在手中的望远镜道:“此物稍微贵一些,一个……一千两!”
“……”
所有人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一个一千两?那那那……”
刑部尚书杨承志傻眼,他还想说,这玩意儿可以配备到整个斥候军队中,然后给军中的大多数将领都配备一个。
但现在,怕是不好开口了。
虽然以前一直都逮着幽王薅羊毛,但大家好歹也是有道德底线的。
更重要的是,幽王这些年一直都在无私的为朝廷做事情,他本可以不管朝廷的。
但他还是管了,一直都在给朝廷东西。
如果大家还不花钱购买的话,那就多少有点说不过去了。
更重要的是,现在满朝文武都知道李昭研究这些东西时候,投入进去的钱财是很多的。
这种钱财的消耗是一般人所承受不起的。
如果不是李昭有那么多赚钱的生意,他的这些研究早就已经停止了。
直到今日,李昭依旧在给大家创造奇迹。
他们不想因此就断了武国的发展。
“一千两一个……说实话不算贵!”户部尚书范秋礼估算道:“此物应该是用琉璃制造,但你们也都是买过琉璃的,普通琉璃是没办法做到这种效果的!”
“而琉璃的价格有多贵,想必诸位应该也都清楚,加之此物能远观,这才售价一千两,算是很便宜了。”
经过范秋礼这般解释,大家又都能接受了。
若是人人都配备一个,肯定是不现实的。
李昭那边也不可能一直都无私的奉献,不求回报,否则,他迟早坚持不住。
而且,李昭开展的项目极多,这在武国境内早就不是秘密。
他每日花费的钱财,都快赶得上整个武国朝堂的开支了。
若是没有钱财进账,交州那边可能就会陷入停滞。
“你我若是真的觉得此物合适,那就购买,若是觉得不值这个价,暂时就不买!”长孙景逸率先开口。
他的话倒是颇为中肯。
价格肯定是要贵一点的,否则交州无法回本。
其实在场的每个人都买得起,但装穷是人的本能。
谁都不希望自己在皇帝的眼中是个富人,那对自己和家族都没好处。
工部尚书杜杰又问道:“陛下,那这个诸葛连弩呢?”
不管是望远镜还是诸葛连弩,都是适用于军中将士的。
而诸葛连弩的实用性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更高一些。
“这个稍微便宜一点,只需要二百两!”武皇笑道。
对比一千两,这个二百两的确是不贵。
一旁的魏仲达立即道:“就以京师十六卫举例,若是十六卫中每一卫配备五百个诸葛连弩,那十六卫一共就需要八千个,也就是一百六十万两?”
“……”
兵部尚书薛开元和户部尚书范秋礼,第一个不想答应。
这还只是军中十六卫呢,就要花费一百多万两银子?
其余的将军们也是被这一笔账给吓了一跳。
但他们也都清楚,这玩意儿的价钱,花的的确是值得的。
若是自己的亲卫军都配备上了这种级别的武器,不管是近战还是远战,都有很足的底气。
关键是十连发真的太重要了,交手的时候,能起到决定性胜负的作用。
两军交战,自己一方人活下来的概率至少都是七成!
这不管是对于一个军队还是对于个人来说,都太重要了。
没有人愿意死,也没有人想死。
“其实真的算起来,两百两也不算很贵!”
“战场上的事情谁都说不好,此物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我们活命的机会!”
“说不定还能让将士们捞到更多的军功!”
“配备起来后,可以当成是杀手锏,现阶段也不一定人人都需要配备,可以先逐步适应!”
“此言有理!”
他们开始讨论起来。
若是让所有的士兵都花费两百两,那也是不现实的。
不是每个士兵的家境都很富裕,也不是每个士兵都像交州那边有钱。
两百两对于大家族和这些朝堂贵族来说,根本算不得大钱,但对于普通人而言,这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老将军,你们的意思呢?”侯波他们都看向了李道玄。
这位老将军一直都在与时俱进,非常具有前瞻性。
他的考虑和意见对于大家来说,都很重要。
“虽然我们知道了价格,但不知道造此物的难度大不大?即便是我们想买,幽王那边到底能不能顺利的造出来呢?能造多少呢?”
李道玄反问道:“诸位想过这个问题没?你们嫌贵,但你们不一定买得到。”
“……”
李道玄的一番话,将众人给挤兑的哑口无言。
他们差点都忘记了这一茬。
“是啊!”
“这个东西制造起来,怕是也不简单吧。”
“那咱们真的要配备,怕是也不能配备太多吧?”
刚才都还是一副嫌贵的模样,但是现在,大家都有些紧张起来。
好东西肯定是要优先拿在手中,因为这不只是一件兵器,它代表着生存的机率、军功等等!
“陛下,幽王殿下可有说过,此物的制造难度大不大?一年能生产几何啊?”
大家纷纷看向武皇。
他们知道,李昭也许不会和他们说这些,但一定会和武皇说。
因为就连文武大臣也逐渐意识到了一件事,以李昭的能力,是完全有可能在争皇令中,压着其余八位皇子打的,甚至他都可以直接宣告自己就是下一任储君。
不管是他的军事能力、农事、经济,都是领先的。
换做是他们,根本做不到像李昭这般的坦诚。
但李昭他是真的有啥东西都往朝堂上送,这不是缺心眼,这是真的对夺嫡没想法。
但凡是有想法的人,都绝对做不到这般坦诚。
因此,原本都觉得李昭是在演戏的大臣们,现在其实都有点慌,主要是其余的皇子和李昭对比起来,差的有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