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岩之听到元好问话中带含义的话。
“元先生的才华,可谓北方文坛霸主,兄弟我万分钦佩,先生的祖上是哪族人士,”史岩之问道。
“鲜卑拓跋氏,”元好问说道。
元好问祖上是北魏皇族拓跋后裔,不过鲜卑和汉民数百年混血,鲜卑族早已经淡化。就是唐朝皇族也有鲜卑血统。
北魏孝文帝时期,孝文帝把皇族拓跋改为元姓,独孤改为刘姓,并且禁止说胡语,改学汉话,习汉俗。
“元先生的祖上要不是学了汉文化,是不是还在茹毛饮血,”史岩之笑说道。
史岩之也是进士出身,对古代历史精通的很,其实宋国的文人都对历史清楚的很,也可以说文人都爱看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才让国家安定,矛盾缓和下来。
元好问听到史岩之嘲笑的话,并没有生气,笑说道:“汉文化也并非自古就有,也是一代代的发展过来,汉民的农耕技术也是代代发展过来,还引进了很多异域来的优良种子,小麦来自大食,班固去西域也带回来很多瓜果蔬菜种子,宋国优良的水稻种子来自占城,更有现在产量巨大的番薯,汉民引进了很多异域的种子才有了如今农业的富饶。
到现在我们制作了自古闻所未闻的火器,还有蒸汽机,火轮船,我认为谁能进一步改进发展汉文化,谁才是汉文化,汉文明的继承者。”
史岩之听到元好问的话,也不好辩解,目前宋国的制作技术确实不如北方。
“纵观历史,一时不济,不足以论成败,我宋国人才济济,早晚会制作出震惊天下的器物,”史岩之说道。
胡湘笑了笑,说道:“史大人,要说道震惊,我给你说几个,相隔十里两人可以互相谈话,史大人朗诵首诗词,我让人制造个机器记下来,然后一模一样的还原出来,”
“三公子,你是不是说笑,相隔十里怎么互相谈话,把我的声音记下来,难道是神器不成,”史岩之笑说道。
“我要是能办到呢,”
“办不到,除非你们请来神仙,”
“要不打个赌,”
“打赌,赌什么,”
“赌,我赢了,你在这次我们要求的条约上签字,我输了,我在你们要求的条约上签字,唉!但宋国经常出尔反尔,条约还不是废纸一张,不如赌金银,”
“笑话只要签订条约,我大宋岂能背信弃义,但国事是国事,谈判有分歧,靠打赌定夺,岂不让世人贻笑,”史岩之说道。
“还是赌金银吧,”胡湘笑说道。
“赌多少,”
“十里谈话千斤金,能把史大人说的话记下来,再放出来千斤银,敢不敢赌!”胡湘说道。
胡湘说的这个金银数,史岩之是拿不出的,千斤银有可能拿出来。
“史大人为官清廉,焉能拿出这多金银,这赌注我替史大人出了,要是三公子输了…”张濡缓缓道。
张濡是在史岩之轻轻踢他一脚后,才说出这样的话,张濡焉能不知道用意。
“金银不会少一两,”胡湘说道。
“先赌十里谈话,十天后开赌,”史岩之说道。
史岩之心想,胡家电报房传递信息如此快,一直严格保密,到目前都打探不到,那相隔十里人能互相谈话,肯定是用到那神奇的技术,十天后,大宋的能工巧匠到了,一定要探得机密。
…
麻将玩到了深夜,才散场。
“史岩之这痛快答应这场豪赌,难道意会不到他会输吗!”李堂说道。
“输也要赌,宋国有多想获得我们的电报技术,你不是不知道,这次终于有了个看到的机会,能放过吗?这又不是秘诀,是现场观看,”胡湘说道。
李堂,赵福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元好问看到二人大笑,问怎么回事,
“元先生,宋国细作用一百万银元买了个“悬丝诊脉”,真想看看宋国的神医怎么愁眉苦脸把脉的…”李堂笑说道。
元好问听到后也大笑起来,“三公子,你真会联想,虽然今晚输了二百块钱,但我也高兴,”
“元先生,你没有输,这次打赌赢的钱,分给你一万块,”
“使不得,三公子,一万块太多了,”
“不多,元先生才华横溢,但牌技和我们差远了,以后先生的公事少不了打麻将,就当赌本了,”
胡湘这样说,元好问也就接受了。
又朝李堂道:“李堂,你个狗日的,上次输掉一万多块,看你耷拉个驴脸,我啥时候亏过你钱,”
“湘哥,你花我多少钱,我绝不心疼,我是心疼钱被扶桑人赢走,”
“谁赢了,不也是我输的,上次得到的一百万银元,分你二十万块了,这次没有你的份了,”
“这不公吧!”
“怎么不公,这场赌,肯定会天下皆知,你还想拿点怎么着,又不是上次暗中操作,”
“元先生不分一万块钱吗,”
“元先生,李堂拿了二十万,你认为合理吗?要是刑部知道,该怎么处理,”胡湘说道。
“湘哥,你可不要害我,”
“老夫为官多年挣的俸禄,真不如你们动动嘴呀,”元好问说道。
“元先生,四海赌场再给您一万块的筹码,练练牌技,赢的钱算您的,这可不是行贿,您打牌是公事,不能让您自掏腰包,”李堂说道,“上次能得到一百万块,我的功劳很大,不然宋国细作也不会给一百万,给个十万就不错了,我拿二十万是我应得的回扣,”
李堂于是说起“电报房”泄密经过。
青岛港的电报房,是宋国细作重点打探的目标。
但里面的电报员,从不出电报院落,也不允许出来,门口都有人二十四小时守卫站岗。
宋国细作根本无从下手。
既然细作无从下手。
李堂就给宋国细作创造机会,李堂安排自己的一个管事,巧妙接触到了大宋的细作,还拜了把子,成了结义兄弟。
宋国细作出价二十万,让管事告知电报房怎么传递信息的。
管事说,自己也不知道,都是要把发送的信息,写在公文上,然后送到电报房外公文箱,电报房收到的信息,也写成公文,放到公文箱里面。
细作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管事说这事非同小可,二十万根本不够。
细作又给了管事一百根宋国制作的金条。
在管事的金钱狂砸下,电报房的电报员终于配合出卖“机密”了。
细作得到“机密”后,也并不相信,如此多的金子花出去,也怕有假,得亲自见见电报员。
管事向李堂建议,别的地方电报员还能出来,青岛港电报员,管的太严密了,住监狱还放风呢,让他们逛逛妓院吧。
李堂同意了,为了安全,要亲自带他们到完颜妃楼,游玩一次。
于是在完颜妃楼的茅房里面,细作和电报员接头了。
“机密”核实后,细作也把答应的金条如数给到位。
宋国前后花的钱,加起来有百万银元。得到“机密”的宋国,如获至宝。
不过枢密使大臣郑清之又把太医院的官员大骂一通,也不顾及大学士的风度,郑清之认为那一百万银元,本可以不花的。
“直娘的,悬丝诊脉能看病,难道不能传递信息吗?一群蠢猪,你们怎么想不到,把会诊脉的太医,还有民间的,都给我召来,练习摸喉结,”
郑清之又命令金银器械监连夜制作金丝,银丝,铜丝。
金丝容易制作,因此几百米长的金丝先制作出来了。
把金丝缠绕在一个人的喉结上,然后让他在房间里大声说话。
几百米的金丝另外一端,太医抚摸着金丝,诊断房间内人说的话。
可怜的老太医,连猜带蒙,说了七八句,也没有一句是对的。
还故作高深,面色凝重如同真感应到,但就是猜不对。
连换了几个太医,也都装模做样的抚摸着,面部还不时的变化表情。
但也都没有猜对。
其实当这些太医及民间把脉神医被招来时候,听到要他们通过悬丝,断出人说的话,个个心惊胆颤。
这尼玛人生病通过望闻问切,也能断出一二,再加上诊脉,给整玄乎点,显得更加高深莫测。
这尼玛通过悬丝断出人说的话,就是在蒙骗人也不能想出这骚主意,那不是给自己整雷挖坑吗!
“郑大人,悬丝能诊脉,但诊断人说的话,太难了,”一个资深的老太医说道,“何况悬丝诊脉,也只有唐朝时期药王孙思邈有此神技,”太医说道。
(传说唐朝时期,长孙皇后怀孕十月,不能分娩,反而又患重病,卧床不起,所有太医,束手无策,大臣徐茂公请来神医孙思邈,悬丝诊脉后,珍出病因,治好了长孙皇后的病,并顺利分娩。也留下了悬丝诊脉的传说。)
“肯定是你们没有练到家,继续摸喉结,”郑清之说道。